今天早上起来,拉开窗帘,惊异地发现窗外飘起了毛毛雪花,空气也觉得湿润起来。吃了早饭,我们坐上车看着一路上的美丽雪景。在每天早晨去旅游局的路上,我们都能看到那雄伟的布达拉宫,而此时,布达拉宫背后的红山覆盖上了皑皑的白雪,比平时更觉高大。覆盖着白雪的红山像一位威严的老人,他着一身铁青色盔甲,居高临下,公正而慈祥的目光注视着布达拉宫,注视着他的子子孙孙。他看尽了山河与历史的变迁,默默地叙述着一代又一代藏族人民不畏辛劳充满智慧的历史 … …
今天的培训特别有意思,西藏大学的次央副教授为我们讲解西藏文化与民俗。在来到拉萨之前,我们都上网查了许多资料,并且请教了前一批援藏的厦门导游,然而,今天的讲座仍让我们受益非浅!在西藏,流传着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勤劳智慧的西藏人民创造了博大精深的宗教文明,应该说,西藏的历史就是一部虔诚信仰的文学史诗。次央副教授是一个对藏族人民有着深厚感情,同时对藏族宗教文化和民俗有着渊博知识的学者。从她口中,我们知道了许多书上从未看过的民俗知识。比如,由于西藏海拔很高,内地一般的植物都无法生长,所以藏族人家里的桌、椅、房檐等家具和建筑上大多刻有花草图案,用来抒发心中的热爱,装点家中的气氛。我想在此以前,包括我在内的所有援藏导游,对这一点可能都没有注意过。
由此,我对西藏文化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不仅仅因为我也是一个藏族人,一个生活在平原地区的藏族后代。实际上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惊异于在这个世界上隆起最晚,海拔最高的高原上,生活着这样一群不畏艰苦、恶劣的环境而生生不息,创造出灿烂文明的伟大民族!
在内地,理想逐渐被人抛弃,西藏却成为理想主义者向往的圣地。我想象着一条被搅浑了水的河,鱼们都游到河的上游,游向有野草和清水的地方,张大嘴巴呼吸。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西藏被人们誉为中国的最后一片净土。
在回程途中,我又望了眼雄伟的布达拉宫和他背后苍茫的红山。谁说我们是来援藏的,我们是来圣地寻找我们自己的。我们的父辈,曾经胸怀宝贵的理想,为了实践理性精神,付出了一辈子的青春热血。今天,我又是怀着怎样的冲动,用一种支撑的力量,踏上了这片土地,这片我梦寐以求而终于到达的热土!无数陌生的同时,懵懂而激动的想法,时刻像潮水一样冲击着我的心灵,我因此而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能够在藏族的土地上做一回真正的藏族人。我希望援藏经历能够使我更好地领悟到什么,领悟这里更蓝的天、更白的云,领悟藏族的血统,领悟心里那属于年轻人的一份青春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