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昨召开选址碰头会,地址倾向于天后宫相邻城南处
昨日下午,泉州市宣传部、市文化局、规划局和鲤城区政府等多家单位的领导共同在李贽故居召开了正在筹建的闽台缘博物馆选址碰头会议,对于新馆的选址问题,大家倾向与天后宫相邻的城南。
闽台缘博物馆的选址目前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在城南,即天后宫南侧,与德济门遗址一沟之隔的原振兴小学旧址,2697余平方米,以及小学周边向西扩至万寿塔、东至中行宿舍可拆3370平方米,总面积约6067平方米;另一个是在西湖边,即泉州市博物馆新馆东侧的地块100亩内。据称,该博物馆将投资上亿元。
据了解,正在筹建的闽台缘博物馆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对台博物馆,集收藏、研究、展示、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国性对台文化基地。博物馆的陈列初定为七大部分,即由七个“缘”组成:地缘——“陆桥相连”;血缘——“血脉相亲”;文缘——文化相承;俗缘——“风俗相通”;神缘——“信仰相同”等。
此外,在博物馆内将建立“海峡两岸历史文献和族谱资料交流中心”,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全国性的资料数据库,为台湾同胞寻根谒祖提供便捷准确的咨询服务。同时恢复《闽台文化》馆刊,广泛联络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共同推动和深化两岸历史关系的研究,不断促进两岸学术交流。
背景资料
旧的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是反映祖国大陆(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专题博物馆,建置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天后宫内。它对闽台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此馆规模太小,并且位置不够突出。
该馆自1989年创建以来,不断开展闽台历史文物资料的调查、征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并以天后宫古建筑群为依托,先后举办了《闽台妈祖信仰源流展》、《闽台民间艺术展》、《闽台民俗风情摄影展》和《闽台缘》等专题展览。其中,《闽台缘》专题展览和《闽台民间艺术展》是该馆最有特色的基本陈列。
海峡导报 2004-12-12 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