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上午,长乐市委市政府在闽江口南岸的郑和广场,隆重举行郑和航海馆的开馆仪式,来自全国各地出席福建省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学术交流大会暨港口∙航运论坛的代表参加了开馆仪式。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中国航海学会副理事长、退役海军中将张序三,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副理事长、退役海军少将郑明,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郑作兴,福建省交通厅副厅长吴庭锵等为航海馆揭幕。郑和十九世孙郑自海代表郑和后裔,向航海馆捐赠郑和下西洋文物——当年船工随身用于饮水的小陶罐。
福建长乐是郑和七下西洋庞大舟师的驻泊基地的开洋起点,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大力打造郑和旅游品牌,长乐市从2002年以来,在全面修缮郑和遗迹的同时,兴建反映郑和七下西洋壮举的纪念性景观。在距当年驻泊港“太平港”8公里,郑和船队启锚“开洋”的首经水路闽江口的南岸,兴建了郑和广场,自西向东分别是:郑和航海馆、郑和石雕(14.05米高)、三宝亭、太平港帅营、郑和宝船(12.6米长的木船)、郑和祭海坛、舟师启锚处等,成为3公里闽江口江滨公园走廊的核心景观。郑和航海馆仿明代建筑,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作为长乐市区的郑和史迹馆的姐妹馆,郑和航海馆侧重展示福建航海的历史、福建在郑和下西洋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福建航海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