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一批美丽街区提升工程竣工亮相 唤醒那些“被遗忘的角落”
改造后的环和平公园街区。龙钢 摄
记者 周楠 通讯员 龙钢
虹口区株洲路,因处于区区交界处多年来没有打通,街区环境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随着近年道路被打通,株洲路与静安区北宝兴路实现对接,美丽街区提升也被列入虹口区重点范围。记者昨天从该区绿化市容局获悉,经过半年多的提升整治,株洲路美丽街区揭开面纱,附近居民高兴地表示,可以在绿化丛中“孵太阳”了。与此同时,密云路、环和平公园美丽街区提升工程也竣工亮相。
去年以来,虹口区结合美丽街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做减法、全要素、一体化”思路,把人的感受作为衡量标尺,把宜居、宜业、宜学、宜游摆在美丽街区提升突出位置,打造和谐宜居的生态之城。在克服疫情带来的各种困难情况下,先后完成对环和平公园、密云路、株洲路等街区的提升改造工程,重塑了沿街街面,使得环境更美,人的安逸舒适度有了明显提升。
株洲路新同心路东南侧路口原先由于受到周边业态以及场地条件影响,宽敞的人行道上停放了大量机动车,路口一直凌乱无序。虹口区绿化市容部门在美丽街区提升进行设计时,保留了原有机动车停车的需求,使其成了“丛林里的停车场”,用简单的“添绿”手法,将机动车与行人的通行路径进行明确分区,为停车场建立一面会呼吸的围墙,也为街区带来了绿色与活力。
为了打造更为亲近、更为温馨的街区,设计还利用现有优势——大量大型乔木及滨河闲置空地,打造专属于株洲路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设计中对沿线的绿化进行局部打开,增加多个休闲场地,并使用便民漫步道将这些休闲场地进行串联,让来往此处的行人、居民散步健身的同时有一处休憩地。每个休闲场地中的座椅也充分考虑到居民的体验感、舒适度,座椅的整体使用高分子材料,夏凉冬暖,从细节处展现出城市的温度。
密云路邮电一村沿线的绿化带较长,且形式单一,现存的休闲设施的设置较为突兀,与人行道的通行功能发生冲突,且整体绿化色彩较为单一。此次改造打破原有呆板的花坛形式,在不干扰正常通行的前提下设置休闲设施,并在沿花坛一侧增加漫步道及坐凳,并对围墙进行整体改造,结合文化宣传阵地,提升整体道路的观赏性。
密云路祥东小区东南侧入口处的绿化虽然面积较大,但仅存一条卵石小道,且缺乏休闲设施,无法满足景观绿地使用功能要求,造成空间浪费。提升改造时保留原有乔木,重新规划空间布局,并增加一处聚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打造一处不打烊的独立学习空间,成为让行人爱上阅读、爱上图书的理由。
据悉,虹口区2023年美丽街区提升工程已经启动,广灵一路周边将以“共享的花园街区”作为设计理念,以工人新村独特的历史背景对街区进行形象重塑,力争实现“三分钟遇见休闲绿地”;爱思公园周边将围绕滨河绿地打造观景平台,还将爱思公园、川北公园和四平路串联起来,形成可进入、可停留休憩的景观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