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关注:武夷山门票会涨吗?

来自:采编福建旅游之窗 fjta.com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26

    继去年12月28日在张家界召开价格听证会后,湖南省物价局日前正式出台了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门票价格的新标准:从4月16日开始,武陵源核心景区的门票价格将由目前的158元调整为245元,上涨了55%。而在日前,四川九寨沟景区和黄龙景区和安徽黄山景区也向当地物价部门申请门票调价听证。下月,厦门鼓浪屿景区门票也将提价。在目前全国许多景区“涨”声一片的情况下,武夷山会否跟进,调整自己的门票价格?

在计划经济年代,多数公园是不用老百姓掏钱的。那时流行的是“人民公园人民建,建好公园不要钱”。就是要收门票的,也是象征性地收费。进入市场经济后,随着“以园养园”风一刮,“人民公园”便开始关起门来卖票了,至于后来大量涌现出来的新景点,门票不仅成为其发财致富的敲门砖,同样也成了许多旅游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涨价之风愈刮愈烈

2002年5月,四川黄龙、九寨沟景区对外宣布门票“调高”,接着,峨眉山、普陀山等景区纷纷闻“风”而动。之后,厦门鼓浪屿、张家界武陵源、苏州等著名风景区也是齐声唱“涨”。3月9日,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出公告,将于本月25日召开黄山风景区门票价格听证会,预计其票价将至少上涨50%。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景区所有的涨价都不是首次。而大量的民营景点的门票不能说是月月在调,至少可以说是年年在涨。

门票涨价犯众怒

一位旅游界的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门票涨价不是不可以,关键是怎样涨?何时涨?涨的幅度如何?但是,调价对旅行社、旅游市场有何影响呢,一些旅行社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景区调价,旅行社必然要提高对游客的报价。价格上调之后对旅游市场的影响是肯定的,但是有多大的影响,暂时还无法预计。

曾有人对旅游者进行过一次非正式的提问调查:您对眼下的旅游服务业,最有意见的是什么?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游客的回答不是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问题,也不是旅行社的违约行为,而是不断上涨的门票。看来,旅游景区门票涨价已触犯众怒。

武夷山门票暂不涨价

近年来在武夷山核心景区之外出现了许多私营的小景点,这些小景点拿出票价的近一半“回扣”给旅行社和导游。在利益的驱动下,个别导游会游说游客更改行程,不看核心景点,只游览小景点。

“要改变这种状况,武夷山实行‘一票(卡)通’票务管理是大势所趋。”武夷山景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如是说。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实行“一票(卡)通”票务管理后,游客购买一张通票即可游览所有景点,此举将把以往的景点旅游彻底改为景区旅游,同时也会迫使旅行社按合同合理安排行程,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操作。

那么,实行“一票(卡)通”票务管理后,武夷山的门票会上涨吗?

武夷山景区管委会主任陈先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武夷山旅游工作的核心工作就是全面稳妥地推进世遗二期环保工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鼓励游客的休闲度假游。因此,武夷山景区的门票在近年没有像国内其它景点景区一样“疯涨”,与原来的价格水平基本持平。他举例说,武夷山景区现有的门票价格是一日游110元,二日游120元,三日或三日以上游130元。将来实行“一票(卡)通”票务管理后将统一定价,即实行多日游一个价,价格统一在120元。从某种意义上说,武夷山的景区门票是不涨反降。他表示,武夷山今后若对景区各景点价格进行调整,一定会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

涨价并非惟一途径

造成门票涨价趋之若鹜的现象,有人归结为:“涨价是企业生存和升值的惟一途径”,即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事实并非如此。

让我们来看看一组数据:2004年武夷山共接待游客334万人次,同比增长22.6%,旅游总收入13.37亿元,同比增长20.88%,旅游直接创汇1.8亿元,同比增长3.4%。

武夷山没有在涨价风中攀比,而是稳住价格,做好“内功”建设,故而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这说明景区有没有找准市场定位和价格定位,如何“留住人”才是关键。

再如,眼下国内一些城市的公园重新恢复免费开放也证明了这一点。杭州从原来的无门票到要门票,现在又回到无门票时代,全城皆欢。表面上看,景点门票收入减少和无收入对旅游部门的经济效益有很大打击,但相应带来的是游客增加和逗留时间延长,使整个行业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

当然,杭州的公益项目市场化运作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景点、景区,但它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涨价并非惟一途径。

  闽北日报 2005-3-11 报道 (杨忠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