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吴房村党总支书记秦瑛把经济薄弱村建成为年产税一亿多网红村 老村民新村民,都信任这位“嬢嬢”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13


  秦瑛(右一)和村民共商示范村建设。受访者供图
  记者 胡幸阳
  不久前的国庆长假,奉贤区青村镇吴房村迎来大批游客。“只要有草坪的地方,就有帐篷。”吴房村党总支书记秦瑛难掩欣喜,“不光看着热闹,游客还会带些橘子、毛豆等农产品回去,对村民收入也有帮助。”芳草鲜美、粉墙黛瓦的吴房村,不仅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村,还通过土地流转在村中建设园区,吸引了不少企业入驻。150多家企业为村里带来154个“新村民”,去年帮助吴房村实现纳税1.23亿元,也让村民获得了效益分红。
  几年前,吴房村还是个河道黑臭、土地板结、房屋空置的“经济薄弱村”。2017年,秦瑛当选村书记。她下定决心,要和村民、村干部一同做出改变。
  “三金”多层次增收
  “当时,和美宅基创建、田园综合体改造等一系列重大任务接踵而至,我和班子签下军令状,要建设好吴房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秦瑛回忆,当时的吴房村是纯农地区,唯一拿得出手的,似乎只有479户空置率极高的宅基地和1447亩农用地。她决定就在这些“土疙瘩”上做文章。2018年,吴房村入围上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乘着这股强劲东风,秦瑛带领班子探索宅基地、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统一经营、按股分红。
  但村民一开始不理解也不配合:住了一辈子的地方,为啥要借给别人?为此,秦瑛一家家上门谈心,有时甚至能从中午聊到半夜。她是会计出身,上来先算经济账。土地流转后,村民每年能获得租金收益;集体建设用地运营产生的效益,还能给村民分红;村里还会实行“守护家园”行动,引导入驻企业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租金、股金、薪金“三金”多层次增收——把这笔账算清楚摆在村民面前时,大家的态度终于有所转变。
  示范村一期园区建成后,入驻了一批农创文旅、亲子研学、智能制造、医疗康养等领域的企业,推出了桃林走地鸡、东东奶茶、喵喵奶盖、黄桃甜品等“网红”产品。
  秦瑛也没有辜负村民的期待。为尽快提供承诺的工作岗位,吴房村注册成立了青韵物业管理公司,保安、保洁、保序3支队伍吸纳了几十名本村村民就业上岗。截至目前,已有110名村民在一期园区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的增收效益也颇为显著:村里的桃农原先作为个体户单干,所售黄桃均价只有5—8元/斤,流转土地集中承包给合作社后,规模化专业化的运作模式下生产出更多精品黄桃,能卖到超过20元/斤,品相一般的也能加工成黄桃汽水等副产品,为村民带来更多分红。
  邀请朋友都来吴房村
  “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村民们也越来越支持秦瑛的工作。吴房村党总支副书记王玉诗告诉记者,秦瑛刚上任时,村民们对她的乡村振兴计划漠不关心。但现在,手里还有空闲宅基地、承包地的村民,经常主动询问秦瑛,“啥时候需要这块地,随时跟我们说,我们都留着的。”
  “村里无论老人、年轻人,还是来这里创业的‘新村民’,都叫她‘嬢嬢’。”王玉诗说,“‘嬢嬢’说要干什么,大家都绝对信任。”唐海栋就是一个称呼秦瑛“嬢嬢”的年轻创业者。他说,从办理注册起,秦瑛就主动为其解答各种疑惑,或帮他们向相关部门牵线咨询,“本来是看中农村的环境和租金优势,没想到营商环境也这么好”。唐海栋拍板,长租了村里一片宅基地15年,还积极邀请朋友都来吴房村创业。
  目前,吴房村二期园区正在筹备推进,秦瑛也正思考产业发展方向。村里的产业应有个主导方向,以更好地结合吴房村的特色与优势。“我们正大力发展民宿、文化工作室等文旅企业,植入当地的非遗、农创等,以更接近自然,与本地文化相结合。”秦瑛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