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浦城县政府牵头旅游、文化、政协史委、方志委等部门和乡〈镇〉在编制“十一五”旅游规划,对全县人文旅游资源进行新一轮普查时又有新的发现。
一、发现了宋代古桥。该桥名为朴树桥,位于浦城县仙阳镇三源村,因桥头有一颗硕大的厚朴树,故名朴树桥。根据桥的形制分析,该桥始建于唐代,最后一次修建为宋绍兴七年〈1137年〉。桥平面呈曲尺形,东西走向,长15米,宽72米,高38米,孔径8.8米。南侧引桥长20米,宽2米:北侧引桥长15米,宽2米。在桥宋绍兴七年,全文23个字为:“聖宋绍兴七年岁次丁己戊申朔谨募众缘建造石墩谨题。”记录了修造该桥墩的经过。在桥体嵌镶有明确建造纪年石刻的桥梁,在福建为数甚少。该桥为仙霞古道上又一座重要的石孔桥梁,至今还可见被独轮车辗成的车辙。
二、发现了清乾隆年间刑部尚书祖之望在千年古刹西阳寺前古井上的题刻。该题刻位于西阳寺西阳岭东侧近山顶处的一古井上方,题刻嵌于古井南侧的石墙上,长0.86米,宽039米,全文大小文字21个,“鸳浆”两个大字为隶书,22×18厘米,其文为行草:“孤标秀出,清泉灌顶。是谓鸳浆,酌之而醒。肪斋题。”字为9×6.5厘米。石刻字体苍劲飘逸,刻工讲究。浦城境内已发现摩崖石刻有二十余处,但名人手迹题刻还是第一次发现,填补了浦城史志的空白。
祖之望〈1754-1813年〉,字载璜,号肪斋,浦城城关人,乾隆四十三年考取进士。清乾隆五十七年至嘉庆十四年任刑部尚书。嘉庆十八年在京病逝。后归葬浦城仙阳,至今墓园遗址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