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绚丽华章 推进伟大复兴 报告激励全党全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团结奋斗
新华社记者
“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十年极不平凡的成就和伟大变革,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举旗定向,凝心聚力,在代表中引发强烈讨论。
代表们表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这份报告蓝图宏伟,路径清晰,必将激励全党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伟大成就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生机活力
十年砥砺奋进,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机活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总结了十六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引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干部郑慧涛代表的强烈共鸣。这位曾在河北省灵寿县马家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80后”博士,带领乡亲们一道发展特色农业、壮大集体经济、改善人居环境、丰富文化生活。
“亲眼见证马家庄村‘脱贫摘帽’,亲身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宏大实践,最深切的感受是,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党的全面领导能够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磅礴力量,这是我们奋进新征程最强大的底气所在。”郑慧涛代表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参加过泸定地震救援等多次灾害救援工作的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应急通信与车辆勤务大队队长助理母强代表说:“在救援现场,我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的这一重要宣示,在代表中引起广泛共鸣。
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浙江嘉善县委书记江海洋代表深有感触:“共同富裕要靠一代代人努力奋斗。我们将统筹推进城乡深度融合,让老百姓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李胜代表说,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牢牢抓住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机遇期,持续提高“智慧防汛减灾”的精度、速度和广度,为西部大开发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
用伟大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和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作了进一步部署。代表们纷纷表示,这些部署目标明晰、前景可期,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充满自信。
广东新会美达锦纶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陈欣代表说,近年来,公司成功进入化纤纺织和新材料一体的高新技术领域,顺利打开国内国际市场。“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要坚持不懈抓技术创新,攻坚克难,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重大原则,在代表中引发热烈反响。
二十大代表刘源是长安汽车的一名技术工人,“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我们已经逐渐可以平视全球,背后的秘诀就是创新。但要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我们还必须励志竭精、持之以恒搞创新,努力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代表们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定信心、奋勇前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够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据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