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C919大型客机研制群英谱影像展昨起展出,十五年历程展现大飞机创业精神 “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23


  记者  王力
  C919取得型号合格证,成为国产大飞机事业的又一里程碑,在这背后,许多人为之全力奋斗了十几年,留下了无数感人故事。为充分展示上海市高端装备制造的最新成就,展现“航空强国、四个长期、永不放弃”的大飞机创业精神,上海市总工会、中国商飞公司党委共同策划举办“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中国C919大型客机研制群英谱影像展”,自10月7日至11月6日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展出。
  现任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技能大师胡双钱,曾创下“0.024毫米”传奇。2014年5月,C919首架机结构总装正进入冲刺阶段,胡双钱当时所在的钳工一组接到一个价值上百万元钛合金特制件的特急任务,加工尺寸各异的36个孔,要求孔径精度0.024毫米,不到头发丝直径的一半。能不能实现这一“苛求”?在场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有人担心精度达不到要求,给公司、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关键时刻,作为组长的胡双钱站了出来勇担重任。“不试试怎么能说不行?”他拿到零件和工装样板后,立即反复比对探索加工方法。考虑到钛合金加工性能不稳定,他采用红油配合压缩空气冷却,同时采用圆柱销定位的方法。在胡双钱稳重的操作下,仅凭一双巧手和传统的铣钻床就完成了加工,且产品一次通过检验。
  C919大型客机外场试验队副队长、C919型号副总设计师赵克良则是一位一次次亲历失速试飞的副总设计师。当飞机进入失速试飞阶段,会产生剧烈的抖振并进入无指令偏轨。这类试飞在民用飞机试飞领域属于一类高风险等级,即便对训练有素的机组而言,都是极具挑战的任务。作为一名年纪不小的“60后”,赵克良却一定要冒着危险登上一架还在试验中的飞机,他说:“我的飞机我负责,我为飞机负全责。只有亲身登上飞机,才会有最直观的感受。”
  这些小故事都在影像展中呈现。据悉,此次影像展以职工为主体,讲大飞机“人”的故事;以历史为线索,讲大飞机“史”的故事;以精神为灵魂,讲大飞机“魂”的故事;以发展为导向,讲大飞机“梦”的故事。
  影像展共分为九个篇章,以视频、音频、图片、实物、模型等内容,聚焦了C919大型客机从立项到取证的十五年历程,汇聚了123位政治过硬、信念坚定、业绩突出、具备一定荣誉基础的劳模先进。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莫负春出席影像展开幕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