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盯住一条断头路,连续五年提建议 钦州南路、平南路贯通工程有解了,已纳入2022年专项规划编制清单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94


  记者 王海燕
  钦州南路、平南路是徐汇、闵行两区的对接道路,由于中环阻隔形成断头路,造成漕河泾、古美辖区交通拥堵,给周边居民出行带来困扰。
  这条区区对接道路能否打通?市人大代表、市天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姚海嵩连续5年关注这个地段,建议贯通闵行区平南路和徐汇区钦州南路。连年的追踪,办理成效在一点点推进。承办部门最新答复,平南路、钦州南路贯通工程纳入“十四五”区区对接道路建设计划,并纳入2022年专项规划编制清单。
  “过街难”背后的贯通诉求
  姚海嵩所联系的社区属于闵行区古美路街道。当地居民向他反映“过街难”。“我们要绕到东兰路的人行天桥才能走到对面的徐汇区,开车更是要绕一大圈,上班、看病就医都不方便!”古美居民说,他们出行的一条重要道路是平南路,这条路西起虹莘路,东至虹梅路中环线,原来它与徐汇区的钦州路是连接的,后来被中环线拦腰截断,形成了断头路。
  这条断头路给居民造成了什么影响?记者曾到现场探访,因为被中环阻隔,平南路与中环虹梅路呈丁字衔接,古美地区的居民要到对面的徐汇区,需要通过漕宝路、顾戴路等临近道路绕行,绕行距离1.8公里以上。如果是步行,他们也要穿过一个街区,走到东兰路上一座没有电梯的人行天桥,而这座天桥的对面是工地,也没有道路。当地居民说,一到上下班高峰,漕宝路、顾戴路这一带就特别堵。而平南路与虹梅路丁字路口,到了高峰时间交通压力也不小。
  “每年‘两会’,我都会老调重提这个建议。”姚海嵩认为,贯通工程建设资金压力大,仅依靠区级财政的支出和支撑存在一定难度,亟需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努力。
  “社区人口结构决定返往市中心的需求突出。”市人大代表、闵行区华漕镇党委书记吉玉萍去年也提交了贯通这两条路的建议。
  她调研发现,古美路街道辖区,与闵行区的梅陇、七宝、莘庄三镇以及徐汇区的虹梅、康健街道接壤。区域面积6.5平方公里,共有居住小区71个,总人口16.3万人,是闵行区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街道。古美路街道相当一部分居民在市中心工作,需每天通勤往返古美与市中心。同时,古美区域60岁以上老年人4.1万人,社区老年人群就医需求普遍,而距离古美地区最近的三甲医院是位于徐汇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这是古美地区居民就医的首选医院。另外,道路贯通不仅仅是古美居民的呼吁,也是漕河泾地区以及对面徐汇居民的共同诉求。
  在这两位代表看来,连通可以优化地区路网结构,增加地区道路的连通性和促进微循环,有利于缓解漕宝路、顾戴路等东西向道路及虹梅路的交通压力。而目前,漕河泾和古美地区的东西向交通配套设施不足,已给上海西部地区进一步“产城融合”和“区域一体化”带来制约。
  纳入“十四五”建设计划
  道路贯通工程绝非小事,涉及方方面面。2018年1月,姚海嵩首次将此建议提交到市人代会时,虽然那一年的承办结果是“留作参考”,但承办部门和代表作了充分沟通。“我们对这条路贯通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大家形成了共识,平南路、钦州南路确实有连通的必要。”姚海嵩说。
  这份建议,承办部门也一直在加紧办理。2016年8月,徐汇区启动田林路下穿中环路地道工程,田林路地道建成后,有效地分担了漕宝路、宜山路的交通压力,改善了区域交通状况。去年,市交通委答复表示,考虑将该项目纳入区区对接道路“十四五”建设计划重点推进。
  在今年的人代会上,姚海嵩继续提交了关于贯通这条断头路的建议,希望市交通委等部门支持、协调和指导闵行、徐汇相关部门,完善深化设计方案,尽快确定今年上报项建书的时间节点。
  “最近我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最新回复,居民诉求有解了。”姚海嵩说。
  据了解,市发展改革委结合“十四五”规划市对区支持政策的研究,统筹考虑将平南路、钦州南路贯通工程纳入本次“十四五”区区对接道路建设计划,由闵行区和徐汇区投资建设,市对区按总投资60%予以补贴。经闵行区与徐汇区协商明确由闵行区牵头负责项目工作推进,徐汇区配合。按照闵行区交通委近期报送的建设计划,目前,这一工程已纳入2022年专项规划编制清单,2023年完成规划建设前期工作,2024年正式开工建设。
  目前,本市已建立由市交通委牵头,市道路运输局、市建管中心、市道运中心、市交研中心共同参与的区区对接项目推进机制,定期召开区区对接项目工作例会。市交通委表示,“下阶段,我们将继续发挥行业部门的协调推进作用,积极协助闵行、徐汇两区政府抓紧推进项目相关前期工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