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大厅是政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主要窗口,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区的载体。一直以来,天桥街道聚焦民生实事,围绕不同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创新实施特色服务举措,着力打造高效、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不断提升群众办事的满意度,让服务不仅有速度,更有“温度”。
公益站点很暖心
“大爷,您别急,我扶您起来处理一下伤口。”“添麻烦了,谢谢了。”2022年7月的一天,看到有老人在路边摔倒,天桥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赶忙跑了出去,将老人搀扶进大厅,并用碘伏为其伤口消毒。
据工作人员介绍,处理伤口的医疗物品来自大厅里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扫码测温后,进入天桥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入口右侧紧挨着的便是“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这里可提供问题咨询、应急电话、文明引导等服务,针头线脑、老花镜等便民物品也一应俱全,还常备了雨衣、雨伞和纱布、创可贴等应急物品。
此外,天桥街道政务服务中心还改造升级了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温馨提示牌清晰可见,让这些贴心设施“看得见、用得着”。在低位服务区,配有助听器、电子手写本、手语翻译机、无声叫号器等辅助设备满足特殊人群需求。特别是手语翻译机,居民只需一键拨号,即可享受到由专业手语翻译人员提供的优质视频翻译服务。为方便居民办事,服务中心还延长了办公时间,早晚延时办,午间不休息,周六不打烊,大厅内各公益站点同样延长服务时间。
“您好,有什么能帮到您的?”“您办什么业务?”每当有居民进入大厅,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主动上前询问。帮助居民打水、为居民指引路线、陪护老人办理业务……在每个居民有需要的瞬间,志愿者都会上前,帮助其解决困难。“太热心了,陪同办理,服务周到,就像回家了一样。”说起政务服务大厅的志愿服务,居民竖起了大拇指。
窗口服务更贴心
天桥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共有9个服务窗口,各窗口工作人员都有一个统一的办事标准:笑脸相迎、耐心倾听、认真办理。“群众来找我们必定是遇到了解决不了的事,必须用心接待,办好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天桥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军说。
“这事好解决吗?可愁坏我了。”“您别急,我给您倒杯水,咱慢慢聊。”一位老人含泪上门,想要为儿子办理丧葬费。综合窗口工作人员将他领到“悉心听”窗口安抚,了解到老人唯一的儿子去世,老伴又瘫痪在床,家中所有事项都压在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身上,令他感到茫然无助。审核丧葬费材料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缺少逝者的存档证明,但老人根本不知道儿子档案放在哪儿。
“放心,交给我们吧,办好了联系您。”考虑到老人不便各处奔波,“悉心听”工作人员主动提出帮忙查找档案去向,依以往经验,先联系西城区公服中心,得知逝者档案不在此处,又通过114查到逝者单位电话,尝试请对方帮忙查询,发现逝者档案的确放在单位。通过协商办理,集齐所有材料后,工作人员将它们一次性转交到老人手中,并优先为他办理了丧葬费领取业务。老人紧蹙的眉头终于舒展,“本以为办不了的事儿,没想到你们这么尽心尽力,从头到尾没用我去跑,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问题!”
据工作人员介绍,来大厅的多数是老年人,为了让居民少跑路,天桥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特意梳理出几类办事流程和所需材料,并制成便民条,由窗口工作人员交给居民,小小的纸条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遇上行动不便的居民,帮办代办;老年人听力和理解力下降,一遍遍地耐心讲解……工作人员的悉心服务打动了不少居民,截至9月初,天桥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已经收到20封来自辖区居民的表扬信。
此外,在区政务服务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天桥街道还初步实现九个社区服务站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全覆盖,面向辖区居民提供受理类、代收代办类、咨询预审类等50项服务事项,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办事便捷度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