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回应群众心声,治理噪声扰民“城市病”,日前,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通过6方面27条举措,打出“组合拳”,针对性巩固提升“‘静夜守护’ 治理噪声,我们在行动”专项行动成效。
组织集中攻坚,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直部门启动攻坚行动,各级责任部门将重复投诉、敏感件等作为重点排查对象,对夜间噪声污染投诉问题开展“拉网式”“起底式”大排查,形成重点事项清单,组织开展联合攻坚,推动加大化解力度。省及各地成立劝导队,强化夜间巡查劝导。同时,对重点问题实行部门联合检查、联合通报,对典型案例予以公开曝光、挂牌督办。
强化分析研判,对现已汇集的夜间噪声污染投诉问题加强跟踪调度,按照区域、领域、行业等类别,深化多角度分析研判,深入挖掘重点问题。与12345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12345平台涉噪声扰民信访投诉的全口径收集和分析。委托专业机构对整治成效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评估,进一步了解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针对性制定巩固提升措施。加快信访投诉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分析精准度和工作效率。
完善制度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划分,对有关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细化,制定出台有关工作机制文件固化有效做法,实现常态监管,督促各地生态环境、公安、住建、交通运输、文旅、市场监管部门9月底前完成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快速响应时间要求,细化多元化解机制,持续推动噪声在线监控安装及联网工作。
强化部门联动,实行周分析会商、半月通报的工作推动机制,综合采取联合会商、联合行动、联合督导等措施推动难题化解。实施各部门挂片包案负责制,加强对本系统负责夜间噪声投诉问题查办情况的跟踪调度、督办指导等工作。
加强宣传引导,多渠道、全方位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和信访举报方式的宣传,邀请媒体联合夜查、跟踪报道。对群众反映强烈、违法性质恶劣的案件,定期实施省级挂牌督办。
强化跟踪问效,深入落实“双点评”工作机制,对相关责任部门和各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加强跟踪督办。成立督导组对多次重复投诉、整改滞后的噪声突出问题进行现场督导。对组织协调推动不力、接访查办不严不实等突出问题,视情采取通报、约谈、问责等措施。
“‘静夜守护’不搞一阵风,要久久为功,真正做实。”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紧盯“点题整治”重点工作,持续发力攻坚克难,深入推进“静夜守护”专项行动,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