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十佳青年校长、颛桥中学校长李卫军的办公室不关门 办好教育先打开师生“心门”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48


  记者 许沁
  6年前,李卫军出任闵行区颛桥中学校长。为了方便师生交流,他提出校长办公室不关门。这位“上海市十佳青年校长”说:“教学提升,教育发展,我们要打开‘三重门’——校门、室门和心门。”这所家门口的公办初中,近年来学生不断回流。去年,在闵行区学校(幼儿园)办学绩效评价中,颛桥中学获一等奖。
  一定要走进师生内心
  2001年至2002年,李卫军曾在颛桥中学任教。重回熟悉的校园,他有别样的情怀:一定要让这所老校重新焕发光彩。李卫军眼中的好校长,要打开校门,欢迎更多师生和家长进入;打开办公室门,只要师生有问题,就怕他们不敢找校长、找不到校长,所以校长办公室不关门;打开心门,走进师生的内心,与他们成为朋友。
  颛桥中学有1200多名学生,学生们都不惧怕进校长的办公室。“户外活动能否多点练排球的场地?”午间,有学生带着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去找他;“校长有约”活动上,他亲切地与学生们互动。“新中考”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李卫军牵头组建家委会,充分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全校100多名教师,他一一走访,一起办公、参加研讨,大小会议他都不落下。
  抓牢教学质量生命线
  这些年,学校招聘了近50名新教师。一位青年教师教学上遇到困难,又得不到学生家长的认同,他带着困惑走进校长办公室……“这位青年教师的困惑,代表了不少职初教师的共性。”这启发李卫军,在学校成立了“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帮助他们成长,青年教师时常到校长办公室谈心、聊天。对青年教师,他还提出每两周写一篇教育思考,每月出一期校园文摘,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大赛,青年教师很快在区内脱颖而出。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备课精细、上课精彩、辅导精心、作业精致、检测精准,他要求教学做到“五精”。他深入教研、备课活动,一年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100多次,听课100多节。学校每月定期邀请区学科教研员、资深教育教学专家来校指导,不定期开展研讨交流、辅导讲座,开阔教师视野,搭建成长平台。
  即使寒暑假,李卫军仍每天习惯来学校兜一圈,在巡校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校园里还构建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新空间。每年3月“耕读节”上,大家育种、播种、耕作,体验农耕文化,还诵读美文、分享农耕诗词、交流读书心得。学校连续3年被评为闵行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秀项目学校。
  走进颛桥中学校园,一草一木、一墙一石,都述说着校园文化。3月耕读节、4月航天科技节、5月班主任节、10月体育节、11月教学节、12月艺术节……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师生们都说:“学校焕新了,师生精神面貌好了,大家更有信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