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解放日报去年曾报道的上海最高龄“炒股奶奶”105岁了 这一年,她又赚够了小菜钱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98


  周奶奶(左)与儿子一起吃生日蛋糕。 记者 董天晔 摄
  记者 秦东颖 董天晔
  近日,上海最高龄“炒股奶奶”周鸿宝迎来105岁生日。去年3月19日,本报曾刊文报道了周奶奶的故事。如今,一年多了,周奶奶有何新故事?
  那天14时,距离股市收市还有一小时。周奶奶一如往常,坐在窗边的藤椅上看财经频道的滚动行情。她对坐在身边的儿子徐俊馥说:“今朝指数涨上去了。”
  15时收市,老徐的徒弟孙伟登门。看到孙伟端着蛋糕进来,周奶奶有些迷惑,儿子提醒是她105岁生日。周奶奶笑着说:“哦哟,难为情,难为情,侬太客气了!”
  小菜钱
  一年多未见,周奶奶别来无恙。只见她一头银丝梳得整整齐齐,身着灰白碎花短袖衬衫,配藏青色百褶裙,脚踩黑色皮鞋,整个人看起来精神不错,慈祥又利落。
  孙伟也到了退休年龄,炒股看盘是每天必做的功课,跟周奶奶很自然地就聊到一起。不过,两人在操作上有着各自的经验和不变的准则。
  周奶奶一直坚守着“涨五毛就是赚”的规矩。前段日子,周奶奶持有的一只股票出现涨停板,虽然继续看涨,她却并不贪心,让儿子抛了,说:“人家的钞票让人家赚。”
  老徐翻出记录本,周奶奶去年6月股市里的资金是五万六千多元,到今年8月初,赚了四千多元。股市涨涨跌跌,周奶奶不看K线图、不听技术分析,坐在家里看着数字变化,琢磨买进卖出的时机,赚赚小菜钱,开开心心。
  “我不懂的呀,弄弄白相相呀!”记者又听到周奶奶充满喜感的口头禅。她不买高价股,最低3块多,高的也不过20多块。隔三岔五,要建仓清仓了,就写张小字条给老徐,老徐只管不折不扣执行。
  每天4000多只股票滚动,周奶奶认准的就是那十几只股票。去年采访时,看到她持有的东方明珠、豫园股份、陆家嘴、山东黄金,如今也都在。
  今年上海疫情期间,周奶奶在家里看着电视说:“股市倒不受影响,还照常开盘。”
  老徐跟母亲解释,“现在网络发达,什么事都能在网上操作。银行卡也可以跟手机捆绑,我现在付水电煤费用不出门,用手机也能付款的。”
  母子情
  去年4月,周奶奶出现头晕状况,被诊断为小血管阻塞。为保险起见,周奶奶在医院住了大半个月。出院后,老徐让原本每天照顾母亲1小时的阿姨来当住家保姆。
  今年上海疫情,周奶奶成了社区里最受关注和保护的对象。居委会送菜上门,还特别考虑到百岁老人的忌口和饮食习惯。证券公司也派了专人,送米面粮油上门,表达对最年长股民的关心。
  79岁的老徐经营着一家高级洋服定制店,太多老客人不放他退休,他只好继续做着。阿姨日夜照顾母亲,让他省心不少。“阿姨照顾得很好,老人只要说想吃啥,她就去买来烧。”
  今年夏天高温日连破纪录,周奶奶虽足不出户,但食欲多少也受到暑热影响。往日爱吃肉的她,最近肉吃得少了,饭量也小了。周奶奶提出想吃冰激凌,阿姨担心生冷食品吃坏身体,老徐说没事,随老人心意就好。
  生日这天午饭,周奶奶吃了几只自己包的芝麻汤圆。老徐的店离南京西路不远,每过一段时间,他就会在上班时顺路拐去王家沙买点芝麻馅,他知道母亲好这口。
  虽说上了年纪,力气大不如前,但周奶奶还是喜欢时不时动手做点什么。包汤圆,一次搓个二十只左右,手差不多就没劲了;做酒酿,老徐帮她把糯米蒸好,原料备好,再由她完成最后的配制。
  “105!”老徐点上生日蜡烛,大家围在周奶奶身边,唱起了生日歌。
  吃着蛋糕,聊着股市,孙伟告诉周奶奶最近买的几只股票都不错,老人听完眉开眼笑,脸上的皱纹又聚到了一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