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观察:旅游消费步入“后假期”时代?

来自:采编福建旅游之窗 fjta.com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01

“十一”黄金周之后,上海中旅出境部副总经理郁伟华本想松口气,然而,他发现,前来营业部咨询和指定购买黄金周之后的旅游度假产品的游客络绎不绝。一个“后假期旅游”时代悄然来临。

郁伟华副总经理在描述这部分游客群体特征时表示:他们通常是经常出游且有过不愉快旅游经历的人,也是能够自由支配休闲时间的白领和私营企业主,他们之所以规避黄金周集中消费高峰,将旅游消费时间节点后移到相应低谷是因为他们多半遭遇过景区、餐厅人满为患、旅行社“牧羊式”的服务,他们渴望高质量旅游。郁伟华强调,这批游客必须拥有可自由支配的度假时间,因而市场份额不会很大,但消费能力却较强。

不仅是传统的旅行社感受到这股涌动的消费流,网上旅行服务提供商携程网推出的“自由行”产品在黄金周后期连连热销,也从侧面证实了的确有这么一批眼光独到的游侠专挑“后假期”时段出游。携程网市场部经理马先生透露,“黄金周”制度刚实行的头几年,盯住节前一两天出游的团队客最多。现在十几个黄金周过去了,“五一”、“十一”节最后三天出行的人数反而上涨,尤其是临时决定的短途游。据携程网调查显示,人们出游最在乎的是旅游体验。景区景点内看人头的旅行经历促使一部分有能力调配休假时间的人“避峰就谷”,尽管这部分游客不占全民出游的主流,但未来趋势看好。携程网针对这一现象已经及早推出了节后超值产品,如今年“十一”过后2999元5日直飞普吉岛的自由行,“机票+酒店”的自助旅游迎合了游客希望体验“驻景式”度假的心理。

如果“后假期旅游”仅具备提高旅游品质的价值,或许不能称之为一种流行时尚,但它在无形中还扮演了某些人躲避人情的“美丽外衣”。郁伟华注意到,遇到春节黄金周放假前一两天,总有私营企业老板来到营业部询问放假第四天左右的旅游产品,匆匆打听到某条线路仍有余额,就马上拍板出游。实际上,他们为的是绕开春节送红包、走访亲朋同事、聚会喝酒这类难以推却的人情,索性图个清静去旅游。放假时,一般有个两三天时间休整、作旅行准备足矣,接下来关掉手机、携带妻儿,远渡重洋。节后回国,朋友“拷问”起来,一句“出国旅游”就免去了不少难堪。

一些旅游界的学者也对上述现象表示了关注。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高峻教授认为,“后假期旅游”是产业发展的新态势,它对缓解出游高峰带来的交通、卫生、安全管理压力颇有益处。旅游管理部门如何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加强后续管理,旅游服务企业对这部分客源的市场定位和产品结构调整等问题都值得研究。“后假期旅游”的产生,折射出我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人们旅游观念和文化修养的提升。郁伟华用两句话描述前些年上海人和境外人士选择旅游目的地的特点,即“中国人喜欢去有名的地方,外国人喜欢去想去的地方”。每逢节假日,全国有名的景区游客肯定火暴,人们慕“名”而付钱。如今,老百姓更倾向获得愉悦的旅游感受,为自己想看想玩的景点掏腰包。“后假期旅游”时代的凸显验证了这一点。

为黄金周减压,为品质旅游增色,长假制度的衍生产品———“后假期”时代已经向我们款款走来。

中国旅游报报道(上海记者站 张静 丁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