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改造后的朱屺瞻艺术馆全新亮相。 资料图片
记者 周楠
配合鲁迅公园改建,开在鲁迅公园里的朱屺瞻艺术馆将门口绿地进行改建,为朱老“再建”一片梅林,原先馆外大草坪里的朱屺瞻先生雕像被移至艺术馆门口梅树丛中。昨天,“重现与回归”梅花草堂开幕暨朱屺瞻先生雕像搬迁竣工仪式在朱屺瞻艺术馆举行。伴随朱屺瞻雕像的位置变化和鲁迅公园开放式改造的推进,朱屺瞻艺术馆馆内改造也已基本完成。预计9月中下旬,艺术馆将以双入口的方式迎接市民游客,鲁迅公园里的最美艺术馆呼之欲出。
作为经历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家,朱屺瞻一直将凌寒不惧、倔强冰霜的梅花品格作为自己的精神象征,对梅花情有独钟,不仅画梅、种梅,也将他的画室命名为“梅花草堂”。“重现与回归”梅花草堂特展将朱老与他的朋友们从20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初围绕“梅花”创作的艺术作品展示出来,62件/组艺术作品跨越了70年,从战火纷飞的破碎山河到欣欣向荣的锦绣图景,表达了不同艺术家在不同时期展现出的不同状态。通过这些作品的呈现,不仅可以管窥到朱屺瞻艺术馆丰富的馆藏作品,也从艺术文脉上呈现出海派、新海派、新水墨的发展脉络和谱系。作品既包括唐云、谢稚柳和陈佩秋、刘旦宅等画家的画梅佳作,也有陈家泠、张桂铭的新水墨作品,更有仇德树等当代水墨名家的创作探寻。
朱屺瞻艺术馆执行馆长朱军说,作为公园里的艺术馆,朱屺瞻艺术馆将进一步打开大门向“公园+”延伸,做强“传承历史文脉、创新现代经典、培养艺术新锐”的办馆理念,举办艺术展览、推广美术教育、探寻中国新水墨画之传承与创新。艺术馆一楼再现“梅花草堂”画室,将为更多艺术家提供创作空间和绘画主题;三楼文化空间则为更多青年艺术家、独立艺术家、艺术团体提供艺术漫谈的活动空间和平台;门外的梅林则连接着鲁迅公园,为所有热爱艺术的市民游客提供一个天然的写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