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丰台区:槐房再生水厂走出绿色发展新思路

来自:北京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61
  清水环绕,绿荫掩映,鸟语花香,位于丰台区南四环的槐房再生水厂,再也听不到机器的轰鸣,闻不到污水的异味。再生水厂上建造的人工湿地通过对自然群落结构的模拟,有效恢复了该地区“一亩泉”的湿地景观,实现了水的再生利用及水生态修复。
  丰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槐房再生水厂是一座全球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绿色低耗、自然友好的全地下再生水厂,是为了缓解北京西南地区的污水压力,改善凉水河流域水质所建设。
  槐房再生水厂相关再生水车间主任郭俊温介绍:“槐房再生水厂全地下设计,节约了土地资源,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运营管理上,采用了MBR工艺为流域水环境提供高品质再生水,整个过程全部自动化,建造在地下的处理厂有效地集约了土地。16公顷的湿地公园,?13公顷建于再生水厂屋顶之上,同时,利用再生水厂所产再生水,构建了人工湿地,结合雨洪蓄滞,使其成为了一个水清草碧、鸟栖鱼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湿地公园,是国内首次屋顶湿地景观与大型地下再生水基础设施融为一体的设计尝试,是国内最大的屋顶湿地公园。
  采用“热水解+消化”工艺处理的污泥,能用于沼气发电,所产生的电力用于再生水处理的各环节,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同时,所产生的污泥还能用作湿地公园的肥料、林地建设、沙漠化治理等。能源回收的同时实现了土地资源化利用,改善了生态环境。
  负责槐房再生水厂湿地生态公园建设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建设过程中引入“城中湿地-动植物天堂”的设计理念,通过选用103种北京乡土植物,模拟了自然群落结构,营造了林地、灌草丛、河道溪流和湖滨滩涂等多样的陆生湿生生境;运用27种食源植物和65种蜜源植物,设计了除臭风塔上的木质鸟巢、无人岛、灌草丛内庇护所,以及昆虫栖息的小微生境,目标吸引56种鸟类、7种兽类和74种昆虫前来觅食、栖息和繁殖,从而丰富当地物种多样性。
  丰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槐房再生水厂的改建还清了京城水系,处理后的IV类水还清小龙河,改善了下游凉水河的生态环境。同时还为园林绿化、工业冷却、市政杂用等领域提供了补水,有力缓解了西南地区的污水处理压力以及水资源紧缺状况,改善了西南地区的水生态。
  据了解,槐房再生水厂现日处理能力达60万立方米,服务面积137平方公里。无论是一亩泉湿地,还是地下再生水厂,槐房再生水厂如今所呈现的美好景象都为今后灰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和土地集约化使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绿色发展思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