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心愿成为全民共同助力完成的微实事,让小手牵大手过出暑期新方式,让辖区单位成为西城区社区治理的常态化力量,让堆物堆料治理从被动向主动转变……文明意识的提升让行动出新出彩,让文明的底色更加亮丽。
从微心愿到微实事搭建认领平台,精准帮扶圆梦
“微心愿”犹如点点星火,蕴含着群众的心声,寄托着群众的向往。当这些心愿得以实现,星火便会汇聚燎原。前不久,西长安街街道义达里社区居民聂连仲许下的“微心愿”实现了。拿到收音机时,老人特别高兴:“我是一名戏曲爱好者,有这台收音机,以后出去能和老伙伴们一起听戏了。”
相比2021年,2022年西长安街街道“红墙微心愿”活动有了不少变化。认领“微心愿”不再局限于党支部和党员,地区党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热心居民也可以参与其中。同时,街道还拓宽了渠道,除了通过社区申报认领“微心愿”,在东松树党群活动中心还设立了一块电子屏,党员、居民可以在党群活动中心申报和认领“微心愿”,互相结对。“电子屏一目了然,轻轻一点,居民录入心愿,党员轻松认领心愿。”西交民巷党支部书记杨露云说。
如今,“微心愿”的内容不止局限于实物,不少居民希望家门口环境变得更好、获得精神上的陪伴。前不久,来自人民大学的社会实践实习生在西交民巷社区工作者的带领下,与困难老人谈心事、唠家常。在聊天过程中,老人提到了屋内有蟑螂,社区马上申请了除虫药,进行了消杀。学生还和老人约定有时间再来唠家常。
居住在太仆寺79号院的居民吕先生也有个心愿,自家的房顶出现漏雨现象,虽然自己临时遮盖起来,但非常不安全。西长安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一队了解情况后,主动向前一步,助力居民拆除违建并联合多方力量进行了屋顶修复。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彻底解决漏水问题,赢得了居民的认可。后来,吕先生还把一面写有“为民解忧暖人心,至真至诚显真情”的锦旗送到了西长安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一队表示感谢。
2022年“红墙微心愿”持续推进,截至目前,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和西城家园线上发布,共征集到下水管道维修、蟑螂蚊虫消杀等五大类共220条微心愿,已面向25家地区单位党组织、12个机关党支部、11个社区党组织进行认领。
从阶段查到主动清清除堆物堆料,维护“新”环境
为进一步营造整洁、安全的居住环境,自8月2日起,天桥街道开展“百日提升·喜迎二十大”安全生产大检查之可燃物清理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做好辖区火灾风险隐患排查、可燃物清理、检查巡查等各项防火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燃”,共同营造整洁美观安全的公共区域环境。
福长街六条27号院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三层的老旧居民楼以老年居民为主。近日,福长街社区工作人员接到了居民的求助电话:“刘姐,最近咱们有没有清洁活动,院里又有堆物了,看能不能帮着清一下,时间确定的话我也参加,一起把小院收拾收拾。”
堆物事小,文明事大。了解到群众诉求后,社区高度重视,立即安排工作人员走访确定大件垃圾具体点位,吹哨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联合综合行政执法队一同到福长街六条27号院开展清洁行动。8月2日,清洁活动开始,工作人员一边巡查院内的可燃物一边跟居民聊天:“大妈,这些塑料制品您还要吗?我们帮您清了吧,放在这里万一着火了多危险。”经过居民同意,大家齐心协力将院内的旧木板、装修材料、废旧物品等堆物堆料搬上了清洁车。看到工作人员在高温下忙活,不少居民也参与进来,纷纷自查家中是否有需要清理的大件垃圾,一同扮靓小区环境。
福长街社区成立两年来,以美化小区环境为重要工作内容,每月都会组织开展大扫除,集中清理居民堆物堆料。由于福长街六条27号院以老年居民为主,且该院距离大件垃圾投放处较远,社区还会不定期到小院看一看,加大清理频次。“一开始我们会通过楼门微信群、通知单、社区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方式提前三天发布清理通知,一家家走访动员,如今不少居民主动配合工作,如果有堆物自己实在清理不了,会提前联系我们帮着处理,还有一些居民会主动参加大扫除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刘燕辉介绍,从劝清、帮清到现在居民主动清、自主清,居民主动参与环境治理的意识逐渐增强,大家齐心合力共同打造美好家园。
当天,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微型消防站消防员对院内的消防通道、灭火器等进行了检查,消除安全隐患。自8月以来,天桥街道组织综合行政执法队、安全生产检查队、公安、消防等多部门联动,集中开展街巷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排查清理环境秩序及安全隐患死角。截至8月5日,共出动人员200余人次,对福长街、禄长街、寿长街等街巷进行了集中清理,拆除私搭乱建小储物棚2处,清理地桩地锁、僵尸车20余处,清理各类堆物堆料、垃圾杂物等30余车,清理飞线充电20余处。
从做公益到共同体,构筑党建“共同体”激活治理“源动力”
党建引领有力度,共建单位有速度,志愿服务有温度。连日来,金融街街道以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等工作为契机,构建“区域共建共同体”,辖区单位积极参与,以志愿服务助力营造更加文明、和谐、团结的氛围。
“您好,请您戴好口罩,配合扫码测温,注意做好防护……”在文昌社区核酸检测点位,社区工作者、辖区单位志愿者共同组成“服务小分队”,区人大代表王玉萍也是其中一员。中国进出口银行总行是文昌社区的共建单位,王玉萍不仅是银行工作人员,更是文昌所在选区选举出来的人大代表。在日常,王玉萍积极“回家”对接了解社区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等方面的需求。
当了解到社区正推进核酸检测等工作,她立即协调时间,到岗参与核酸检测的布场、人员引导等志愿服务。“战胜疫情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这是我们企业应该做的,特别是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参与社区建设、疫情防控、文明创建,我更是不能缺席!”王玉萍表示。
除了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王玉萍了解到社区工作任务繁重后,还积极向单位反映,动员协调单位广大团员、党员行动起来,共同助力社区治理。一直以来,中国进出口银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成立志愿服务队伍,与社区深度对接。一个个“进出口银行青年、党员”响应号召,纷纷化身“志愿红”“防疫蓝”,有人发挥自身所长帮助社区进行卡口值守,有人响应号召积极参与到敬老助老公益活动中,大家聚力同行,共同守护社区的平安、有序、文明。
“广泛动员、有力组织、强化凝聚,这是我们发力的方向。今后,我们将与辖区单位进一步紧密协作,在文明创建,环境提升,区域化党建、团建等方面合力打造品牌项目,提升辖区文明指数,共建和谐氛围。”文昌社区党委书记冯轩介绍道。
与共建单位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了平台凝聚共建的合力。“为了让核酸检测工作更高效,我们一定要提前做好环境布置和消杀工作……”近日,在头发胡同29号院核酸检测点,北京德源金融街房屋管理有限公司安排员工积极配合社区做好准备工作。开辟办公用房支持社区防疫,安排工作人员“承包”布场工作,不过是北京德源金融街房屋管理有限公司连日来参与社区治理的一个缩影。4月底,依照统一安排部署,金融街街道推进区域核酸筛查。在此期间,受水河社区面临挑战。原来,受水河社区辖区全域为胡同平房区,同时满足辖区居民来往便利、场地有效通风、安全防疫距离等条件的场地十分有限。
了解到社区的困难,北京德源金融街房屋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第一时间与社区联系沟通:“只要社区有需要,我们全力支持!”经过专业防疫人员的走访、踏勘,头发胡同29号院具备采样条件,于是,北京德源金融街房屋管理有限公司当即将场地无偿提供出来。
除了助力疫情防控,北京德源金融街房屋管理有限公司参与社区公益服务的脚步也从未停止,一方面积极对接,参与到社区文明创建、环境清洁、路口引导等服务中,一方面发挥企业业务优势,在治安巡视、街巷环境维护、零散便民维修等方面持续发力,为社区的平安、美丽贡献一份力量。
从送活动到一起办,大国重器主题展孩子成主创
“你看到过翅膀是五角星的飞机吗?”近日,在什刹海市民服务中心举办“大国重器”主题展览上,数十种色彩、形态各异的环保纸航模。它们被悬挂在透明的玻璃顶上,与蓝天相衬,别具一格。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纸飞机均由小朋友独立制作完成,9岁的文熠珑是活动的发起人。“他从小就对兵工事业感兴趣,什刹海市民服务中心就在家门口,听说要举办‘大国重器’主题展览,我们就报名参加,鼎力支持。”文熠珑的妈妈介绍,因为家里的“兵工模型”很多,孩子的自主参与意识又很强,服务中心便鼓励他们,当一回展览创始人,为此,文熠珑还创建了一个小团队“文熠先锋”。
“大国重器”主题展览分为五个展区,除了有老一辈革命战士的写真照片、环保纸航模、“跨时代致敬”主题海报外,模型展区最受参观者欢迎,里面不仅有军工企业和个人支持的歼20/直20/运20、新99第三代阅兵坦克和最具时代感的乐高载人航天发射塔及首日封,还有一架馆藏级别的两航起义机型XT-610。
开展前一天,来帮忙的两位小朋友不小心把这架馆藏级别的模型撞倒在地,机翼损坏严重。文熠珑很伤心,但是他努力没有在小朋友面前表现出来,还安慰两位小朋友说:“粘上就好了”。事后他说这件展品是家中的一位长辈珍藏了十年的一件珍品,全国只有三件。对此,和文熠珑一起筹办展览的妈妈表示:“展品摔了会是另一种教育,一个完整的展品或许不能像现在这样引起孩子们如此深入地了解展品背后的历史价值与教育意义。如今这件展品的教育意义已经超出了原有的教育意义,希望孩子能永远记住这件‘破碎的艺术品’,在挖掘它背后的故事时,为下次办展打好基础。”
这件事后,文熠珑和家人紧急为所有展品购置了透明保护板,并将其安装完毕。“大国重器”主题展从筹办到开展历时一个月,近二十余名小朋友参与创作。在前期准备中,主创人员文熠珑全身心投入。为了能让环保纸航模形态、色彩多样,他叫来了伙伴,跟着网上视频一点点学,一学就是一整天。文熠珑的父母也很给力,除了协助孩子寻找展品外,还专门抽时间跟孩子一起筹划布置展览,随时随地言传身教。“这场展览的成功举办表面上是小朋友的努力,实际上是在众多默默无闻的人的助力下完成的。”活动负责人说。
据悉,本次画展由什刹海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和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四名汇智”团队——人仁舍予传统文化传播中心合作举办。人仁舍予团队是一家将艺术、文保、教育融为一体的民间自发团队,致力于用艺术培养兴趣,从不同兴趣点介绍文保知识,从文保知识的学习收集推广来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人仁舍予团队自2017年起,获得“四名汇智”计划支持,其后又获得什刹海市民中心的大力支持。合作以来仅2022年已举办过老传统新文化灶神展、虎年画虎、一起向未来迎冬奥、星艺自闭症、什刹海学生展、我的六一我作主、那些你不知道的建筑等主题展览活动,活动展品均来自于青少年。本次的“大国重器”是首次由小朋友主导、人仁舍予协助完成的。
鼓励孩子们发挥能动性,开办自己喜爱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专注力与责任意识,还可以反向助推家庭成员参与社区活动,关注家园建设,对于缓解家庭成员矛盾,帮助孩子过一个轻松、欢乐的假期生活很有帮助。未来,活动模式将继续下去,市民服务中心将为更多有想法、有活力、有创新力的小朋友提供展示平台,让他们在自我展示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也让更多家庭在看到孩子另一面的同时积极助力家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