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峰
近日,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鼓励家电生产和流通企业开发适应农村市场特点和老年人消费需求的绿色智能家电产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给予政策支持。
家电下乡不是新事物。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全国多地相继发布家电补贴等政策,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促进家电消费,鼓励消费者更换或新购绿色节能家电。
推动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是多赢之举。研究显示,当前家电消费主要增量空间来自三线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地区。2021年,下沉市场家电市场规模达到2775亿元,同比增长8.9%,增幅远高于整体市场。可以说,在促进内需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家电下乡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经济条件改善,绿色智能家电成为不少基层家庭改善生活的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推动绿色智能家电下乡,不仅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也可以给基层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我们虽然在推动家电下乡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但让绿色智能家电更好地惠及基层群众,依然需要有新的举措和视野。从现有的情况来看,能否持续释放绿色智能家电的长尾效应,是决定这一惠民举措取得实效的关键一步。
所谓长尾效应,就是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大多数需求会集中在头部,而分布在尾部的个性化的、零散的需求,一旦形成长长的“尾巴”,可以累加成很大的市场。比如,研究发现,得益于长尾效应,亚马逊超过一半的销售量都来自于排行榜上位于13万名开外的图书。可见,善用长尾效应,绿色智能家电的下乡之路就能越走越顺畅。
持续释放绿色智能家电的长尾效应,要围绕配套措施发力。与传统家电相比,绿色智能家电对于售后服务有着更专业的要求。农村地区服务网点少,专业人才相对匮乏,这是不可忽视的障碍。此外,绿色智能家电对网络也有较高的要求。如果网络卡顿,绿色智能家电产品的体验就会大打折扣。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网络质量,增大网络承载量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推动绿色智能家电下乡,不仅仅局限于发放补贴,还强调完善绿色智能家电的配套措施建设,鼓励各地做好网络服务和旧家电回收服务保障工作,无疑能极大消解农村居民选择绿色智能家电的顾虑。
持续释放绿色智能家电的长尾效应,也要扎实做好绿色智能家电的销售和认证把关工作。相关部门首先要抓好绿色智能家电的认证工作,把名不副实的低质量产品排除在补贴名单之外。从以往家电下乡情况来看,还需要防止少数经销商挂羊头卖狗肉,或者以次充好。这就要求监管部门适时开展明察暗访工作,加大对黑心商贩的打击力度,确保优质绿色智能家电走入寻常百姓家。
我国上一轮大规模“家电下乡”发生在2008年至2011年。十多年过去,正是新一轮旧家电退出、新家电补位的关键时刻,只要我们认真落实好促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举措,就一定能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群众幸福注入新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