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记者 胡幸阳
奉贤区北宋村的李大爷,两年前咽喉动过手术,非常害怕打针。他一直都想接种新冠疫苗,但到接种点门口,又开始心里发怵,每次都打退堂鼓。最近镇里村里加大了宣传力度,身边的老伙计们基本都接种了疫苗,李大爷又开始在接种点外徘徊。
“您进来吧,这个手术一般来说没影响的,实在不放心,还有医生现场做预检。”村干部早就听说了李大爷的心病,耐心地拉着他谈了许久,从检查身体状况到普及相关知识,最终帮他打消了顾虑。接种完疫苗的李大爷坐在留观室里放下了心,“早知道早点来打了。”
据了解,为进一步扩大老年人疫苗接种覆盖面,奉贤区不仅加强宣传排摸,更优化接种服务,推出“双签名制度”,即每一名老年人接种前,禁忌评估小组的医生都会详细评估情况,并与现场陪同的村居委干部共同签名确认评估结果。在头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刚刚接种了疫苗的老方夫妻俩告诉记者,预检的医生不仅详细询问了他们各项病史,还带着他们做了血压测量等检查。“看到医生这么认真,我们就放心了。”
近日申城连续高温,许多老年人出门不便,奉贤区还通过流动新冠疫苗接种车的形式,将疫苗接种点送到了村居民的家门口。有的街镇则提供上门接送服务,安排车接车送,志愿者全程陪同帮助办理手续。
中午时分,一辆红色小车停到光明村三组宅基旁,提前预约过的谢老伯接到工作人员的电话。在烈日下只走了半分钟,谢老伯就坐进了阴凉的车内。小车里配有空调、血压计等设备,医护人员在车内为老伯登记信息、测量血压、体温,仔细询问老人身体状况和平日吃的药物,并叮嘱他接种后48小时内不要参加核酸和抗原检测项目。完成疫苗接种后,谢老伯还能在“小红车”上配备的休憩区留观。
留观结束,谢老伯下车回家,“小红车”继续驶往万明花园小区,那里还有好几名预约了接种疫苗的老人。“这两天一直看到‘小红车’在村里开来开去,后来村干部告诉我这是上门打疫苗的流动车。”陆阿姨已等在小区门口,“最近天气热,不敢出门走太远,医院里排队人也多,现在这样真的方便多了。”
奉贤区还将继续梳理全区60周岁以上人口底数,精准排摸接种情况;对有接种需求的老年人安排社区家庭医生团队上门提供健康体检服务和禁忌评估;及时答疑解惑,消除顾虑,提高老年人接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