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辰山植物园开花的象耳蝴蝶兰。沈戚懿 摄
记者 陈玺撼
上海园艺界昨天传出喜讯,被誉为“蝴蝶兰之王”的象耳蝴蝶兰在上海辰山植物园园艺师的精心培育下进入花期。
象耳蝴蝶兰原产于婆罗洲、爪哇、苏门答腊、沙巴等地的低海拔森林树干上,是目前全球已知体型最大的原生种蝴蝶兰。由于人类滥采,现在野生植株在原生环境中已难以寻觅,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中。
象耳蝴蝶兰因其叶片得名,其叶片呈灰绿色,厚且巨大,下垂状,在原生地可生长到长l米、宽50厘米,非常像大象耳朵。象耳蝴蝶兰的花娇小玲珑,为蜡质,花期在夏秋季,花径四五厘米,花瓣和花萼像鸭蛋一样滚圆,有许多深褐色或红棕色的斑点,底色为乳白色或浅黄色。
“十足的惊喜,象耳蝴蝶兰开花实在太难了。”上海辰山植物园园艺景观部工程师倪子轶表示,象耳蝴蝶兰从种子到成熟的瓶苗需要1.5年至2年,从出瓶炼苗到长成开花株更是非常缓慢,需要至少10年。而经历如此长时间的酝酿后,象耳蝴蝶兰单朵花的花期只有约15天。
尽管名为“象耳”,但象耳蝴蝶兰完全不像大象那般“皮糙肉厚”,反而极其娇贵。倪子轶说,象耳蝴蝶兰对温度、光照强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更加敏感,抗病菌能力较弱,其适宜生长温度仅在20℃至30℃这个区间内。如果光照太强,会导致其叶面偏黄;湿度过高容易得软腐病;叶心积水则容易烂心。因此,园艺师们在养护它时,为其搭建了一个有遮阳棚和水帘的专区,阻隔室外极端天气对其的影响。同时,还为其设立专属温度湿度计,以便随时将光照强度和湿度调整到适宜范围内。
这次在上海辰山植物园开花的象耳蝴蝶兰不仅是开花株,而且苗龄超过20年,叶长约60厘米,叶宽约20厘米,在兰花界非常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