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省旅游行业努力实现年初旅游工作会议提出的“抓住一条主线、围绕两个提升、实现六大突破”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各项经济指标呈现出喜人的增长态势,全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97.39万人次,同比增长14.2%,旅游外汇收入13.05亿美元,比增22.5%;接待国内游客5683.92万人次,比增22.4%,国内旅游收入578亿元,比增24.9%。旅游总收入685.23亿元,比增24.4%,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的10.6%。
一、入境旅游持续增长
今年我省入境旅游市场稳步增长,全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97.39万人次,同比增长14.2%,其中外国人72.36万人次,比增14.7%;香港同胞60.81万人次,比增7.5%;澳门同胞5.28万人次,比增24.5%;台湾同胞58.94万人次,比增19.9%;旅游外汇收入13.05亿美元,比增22.5%。
1、台湾客源市场快速增长
2004年12月7日正式启动福建居民赴金门地区旅游,2005年6月27日又正式启动赴马祖地区旅游。到2005年底,超过4000人次的福建居民赴金马旅游。同时,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等大型活动邀请了台湾岛内旅行业者和金门、马祖、澎湖旅游界组织大型旅游团前来参加。另一方面,今年台湾多名在野党政要员来大陆访问,带动了台湾民众来闽旅游访问的热潮。全年我省接待台胞58.94万人次,比增19.9%,其中通过金厦航线入闽的台胞达到26.02万人次。
2、外国客源市场逐步扩大
今年外国人客源市场中的欧洲市场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长。全年我省接待欧洲游客7.57万人次,比增21.9%,占入境外国游客的比重首次达到了10%。传统客源市场—东亚、东南亚客源市场也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我省接待亚洲游客47.81万人次,比增14.3%。其中,韩国、印尼、泰国、印度等国入境游客增幅都在20%以上。尤其是韩国游客在这几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今年接待量达到6.14万人次,比增37%。泰国游客今年增长幅度也相当高,达到84.8%。
3、香港客源市场增长平稳
我省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按照“构筑闽港合作
八大平台、深化闽澳四项合作”的思路,加大与港澳地区的经贸、旅游合作,邀请香港旅游业界人士参加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武夷山旅游节等节庆活动,配合香港旅发局组织了“2005香港购物节”、“香港缤纷冬日节”等推介活动,进一步稳定了香港客源市场。
4、大型节庆活动推波助澜
9月上旬,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在厦门举办了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进一步加强了闽台港澳的旅游交流与合作,提高了福建旅游业在海内外的知名度。9月份当月接待入境游客突破16万人次,创造历史新高。此外,第八届海峡两岸(厦门)旅行业联谊会、武夷山国际旅游节等节庆活动的举办,也推动了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
5、入境旅游消费明显增加
据2005年入境旅游者消费抽样调查显示,2005年我省入境旅游者人均消费173.85美元/天,比上年的168.44美元/天增加了5.41美元,其中厦门市入境旅游者人均天消费增加了16.42美元,漳州市人均天消费增加了17.44美元。在消费构成中,长途交通仍是最大消费,占消费总量的34%,其中飞机占了24.6%,主要与国际油价上涨等因素有关。此外,入境旅游者消费居第二位的是购物消费,占总消费的17.8%。
二、国内旅游市场快速成长
2005年我省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双双跃上新台阶。据2005年福建省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显示,全年我省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683.92万人次,比增22.4%,国内旅游收入达578亿元,比增24.9%。其中住宿设施接待国内游客3556万人次,与上年相比增长17.6%,占全省接待总量的62.5%;居民家庭户接待游客373.36万人次,增长35.1%,占全省接待总量的6.6%;一日游游客1754.56万人次,增长30.7%,占全省接待总量的30.9%。
我省国内旅游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假日旅游日趋成熟,新的特点不断涌现
今年三个“黄金周”全省共接待游客1028.7万人次,旅游收入52.66亿元,分别占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的18.1%和9.1%,还呈现出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蓬勃发展,自驾车旅游渐成时尚等特点。
2、区域合作成果凸现,外省游客比重提升
今年,我省各设区市的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加快。通过这些区域合作,我省三明、龙岩等市国内旅游快速发展。2005年三明接待国内游客517万人次,旅游收入40.17亿,分别比增36.1%和30.7%;龙岩接待国内游客389万人次,旅游收入35.02亿元,分别比增40%和32.74%,增幅在全省列前2位。
2005年全省接待外省游客达1563.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4%,增加了408.74万人次,占全省接待过夜游客的39.8%,比上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因外省游客消费而带来的旅游收入达320.91亿元,对全省旅游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73.6%。
3、观光旅游仍唱主角,红色旅游日益红火
据全省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显示,我省国内游客中以出游主要目的的占51.99%,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其中对我省山水风光感兴趣的游客占71.02%,比上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红色旅游日益红火是今年国内旅游的一大特点。尤其在黄金周,古田会址等红色旅游景点成为众多游客的首选景点。国内抽样调查显示,今年接待国内游客中对我省历史人文资源感兴趣的占45.83%,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
4、世界级品牌初显效应,游客数量明显增长
2005年3月,泰宁国家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第二批世界地质公园。泰宁县旅游接待也呈现出游客数量倍增、客源市场扩大、旅游形式增多等一些新特点。
5、游客注重出游质量,消费水平基本持平
今年我省接待国内游客的人均花费与去年基本持平,外省游客人均消费达2052元;本省多日游游客人均消费883元,一日游游客人均消费275元。在消费构成中,游客购物消费和娱乐消费有所增加。在游客消费支出中购物支出的比例达到16.65%,跃居各类消费支出之首。长途交通费支出下降到14.25%。
三、设区市旅游发展情况
1、入境旅游:今年我省入境旅游东强西弱的格局没有改变,但各城市间的不平衡发展却较为突出。(1)厦门、漳州、莆田、龙岩、宁德等市接待入境游客增幅较大,均在10%以上。(2)泉州、南平、三明等市接待入境游客保持稳定增长。(3)福州市是我省的省会中心城市,但是连续2年接待入境游客数都呈下降的趋势。
2、国内旅游:2005年我省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全面开花的大好局面,全省九个设区市接待国内游客数量的增幅都在15%以上。尤其是多条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和区域旅游合作的广泛开展,促进了我省山区城市及经济相对落后城市的旅游发展。三明、龙岩两市成为去年国内旅游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南平、泉州、漳州、宁德等市的增幅也都在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