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记者 戚颖璞
前天,上海气温追平2017年40.9℃的历史最高温纪录。昨天,上海中心城区(徐家汇站)最高温达到40.6℃,虽未再创新高,却留下了两项百年纪录:今年7月上中旬已经出现3个40℃以上高温日,在历史上尚属首次;今年超过40℃的高温日个数追平2017年。
夏日威力势不可挡,昨天一早徐家汇站已经超过35℃高温线,高温红色预警再次拉响。到了中午12时,徐家汇站以39.8℃高居全国气温排行榜首位。
截至昨天,在上海近150年气象记录史上,总共出现了17个40℃以上的极端酷热天气,其中:1934年2天、2009年1天、2010年1天、2013年5天、2016年2天、2017年3天、2022年已有3天。也就是说,今年40℃以上的高温日个数也已经追平2017年。
上海尚未进入“三伏”(初伏日为7月16日),就已经热到连破气象纪录。不过,随着大气环流变化,上海酷暑即将缓解,双休日最高温将降至35℃。
连续极端高温天的成因,和强盛的副热带高压有关。气象专家提醒,高温天气频繁出现,容易导致人体中暑,严重的还会导致热射病,危及生命。公众一旦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先兆,要及时妥善处理,避免情况恶化。
不只是上海,眼下全国大范围领土处于烈日炙烤下。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截至7月12日,高温事件已持续30天,覆盖国土面积达502.1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超过9亿。全国共有71个国家级气象站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其中河北灵寿、藁城、正定和云南盐津日最高气温达44℃以上。受高温天气影响,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电网用电负荷创新高;浙江东部、河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北部等地土壤墒情偏差,部分地区旱情持续或发展;浙江、四川等地多人确诊热射病。
数据显示,进入本世纪,我国大范围持续高温事件典型年份有2003年、2013年、2017年等。总体来看,今年的高温事件开始时间早于上述3年,持续时间和历史极值站数目前还不及这3年,影响范围和单站最高气温虽不及2017年,但已超过2003年和2013年。
6月下旬以来,副高北抬,特别是台风“暹芭”于7月上旬北上后,副高加强西伸,伊朗高压东伸,并与中纬度大陆高压相结合,在我国上空形成稳定的暖高压带,进而造成大范围高温天气。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7日至20日,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沿江、华南西北部等地将出现降雨过程,高温天气有所缓解,江南东南部、华南东部将持续高温闷热天气。21日之后,南方地区高温将再次发展,范围扩大,福建、江西、浙江南部等地日最高气温可达39℃至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