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足资源,增创新优势。组织调研组赴泰宁、建宁、宁化3县开展红色旅游调研,编印了《三明红色之旅》简介与线路,提出了《关于加快开发三明红色旅游资源的建议》;
(2)以“绿”托“红”,做大红色旅游。坚持把发展红色旅游产品与开发绿色产品有机相结合,整合自然风光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实现以“红”带“绿”、以“绿”托“红”的格局,求得产品间的叠加和放大效应,实现全市旅游整体效益的最大化。2005年,全市5个苏区县共接待游客144.89万人次,同比增长32.24%,超过全市平均增长水平,实现旅游收入37450万元,同比增长15.7 %。
(3)寻求区域合作,倡导红色联盟。专程赴瑞金、长汀、上杭、泰宁、建宁、宁化等六县(市)红色旅游区,寻求区域合作,倡导红色联盟,做大红色旅游。
(4)策划后续项目,增强发展后劲。编写了《三明市红色旅游发展实施意见》、《三明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建设方案(2005-2007)》,确定了我市红色旅游景区规划总体目标、任务、措施及2005-2007年拟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景区配套干线公路、文物维修保护、布展陈列项目的规模和内容,并争取了上级资金支持。
(5)借助传统教育,推进红色旅游发展进程。为配合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重点包装宁化县北山革命纪念园,泰宁县红军街,建宁县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总前委、总政治部旧址等产品,推出“重走红军路,永葆先进性”、“风展红旗如画——三明苏区行”、 “缅怀英雄之旅”等6条红色旅游主题线路,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开展革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一系列的教育载体和社会课堂。
(6)整合红色旅游资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奠定基础。制定了《三明市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的实施细则》,将红色旅游资源与周边县市旅游资源加以整合,着力推进红色、绿色、客家等旅游资源的整合,使红色旅游产品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将红色旅游产品建成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学术研究、科学考察、野外探险、生态意识陶冶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精品,成为名副其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