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朝阳暖心服务积极推进疫苗接种

来自:北京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80
  增设夜间接种专场,医生现场答疑解惑,流动车开进社区……朝阳区相关部门和街乡通过整合辖区资源,开展暖心服务,积极推进疫苗接种工作,进一步筑牢防疫屏障。
  
夜间专场方便接种
  平房地区在原有的地区综治中心疫苗接种点的基础上,加开了朝阳大悦城南侧临时接种点,并在两个点位增设了夜间专场,专场时间从晚上6点至8点半,方便了市民接种。
  7月11日晚7点半,在位于朝阳北路辅路与甘露园中街交叉口的临时接种点,有不少市民前来接种。
  家住在甘露园南里新9楼的大学生张萌表示,她之前在学校接种了两针疫苗,现在该接种第三针了,听说这里有夜间专场接种,时间也合适,便赶来接种了。
  除了有附近居民前来接种,还有在华贸、国贸等商圈上班的白领也趁着下班赶来接种,“夜间专场让上班族方便了不少。”
  据了解,孙河地区也在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开了疫苗接种点,时间持续到晚上9点;机场街道将国航退委会接种点的接种时间延长到了晚上9点,为居民接种提供了便利。
  
咨询服务接种安心
  建外街道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慈铭体检等多家医疗结构,在社区内设置新冠疫苗接种咨询处,为居民提供咨询服务。
  “我去年做了个大手术,能接种疫苗吗?”7月11日下午,南郎家园社区66岁的居民谢先生来到疫苗接种咨询处,向医生咨询自己是否可以接种疫苗。“我给您测了血压、血糖、心率,都没问题,现在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在给谢先生做了一系列检查,询问他近期身体情况后,建外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告知谢先生可以接种疫苗。
  谢先生放下心来,立刻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了疫苗。留观30分钟后,谢先生没有感到身体不适,“我相信科学、相信医生,希望符合接种条件的居民都能快点接种,保护个人健康,防范疫情传播。”
  “我们在社区设咨询处,也是想帮助居民吃下定心丸,符合接种条件的能放心接种疫苗。”南郎家园社区工作人员田昀霖说,居委会梳理居民需求,定期邀请医务人员进社区为居民答疑解惑。为了让居民应接尽接,日前,建外街道各社区对照居民底账,将未接种疫苗的居民信息进行再梳理,通过微信、电话、上门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疫苗接种,并为特殊人群上门进行一对一服务。
  
家庭医生现场助力
  在来广营地区绣菊园社区老年人疫苗接种专场,前来接种的老年人有序排队、扫码登记。在预检台,来广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陈旭,热情地接待着“熟面孔”,耐心询问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帮助老年人消除接种新冠疫苗的疑虑。
  “高血压接种新冠疫苗没事的,正常吃药控制稳定,对身体没影响……”陈旭说。85岁的陈俊珍老人患有高血压,想接种疫苗又怕身体不舒服。陈旭现场答疑解惑,并进行专业体质评估和健康养生指导。通过耐心讲解,老人及其家属对疫苗接种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放心接种了第一针新冠疫苗。
  “家庭医生对老人的身体情况比较熟悉,他在综合评估老人的健康状况后,建议接种,这样我也更加放心了。”陈俊珍的女儿说。
  “平时我经常帮老年居民们配药,上门开展健康服务,了解他们的基础疾病。在预检的时候,我会根据他们的身体情况告知他们是否适合接种疫苗。因为熟悉,他们也信任我,都过来向我咨询。”陈旭说,在老人们完成接种后,家庭医生还会上门回访或电话随访,全程关注老年人身体情况。
  
流动接种车开进社区
  7月11日早上8点多,在劲松街道八棵杨社区华腾园北广场,一辆疫苗接种流动车停靠在此,方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接种疫苗。
  在疫苗接种流动车旁边,设有登记、录入、接种、留观4个区域,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已提前到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我们通过打电话、发微信等方式,提前通知了辖区居民到这里接种疫苗。”八棵杨社区工作人员李慧立说道。
  很快,陆续有居民前来接种疫苗。现场医务人员耐心细致地询问居民健康状况、核查接种禁忌,全面评估受种者身体健康状况后再为其接种。接种完成后,居民坐在流动车旁边的座椅上完成留观。
  “原本每天吃过早饭也要到这个小广场遛弯的,现在顺道就能接种疫苗,特别方便。”社区居民刘女士表示,她当天已完成第三针接种,感觉出门都多了一重保障,接种疫苗,利人利己,希望大家都积极接种。
  据劲松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天都会有3辆流动车开进不同社区,将疫苗接种服务送到居民身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