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狗年的武夷山一开春旅游便迎来了兴旺的景象,每到节假日和周末,武夷山不仅各景区景点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而且在许多具有浓郁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的农村也吸引了八方游客。
在春节黄金周这几天,武夷山大小景区游人如织,景区公路上车水马龙,仅黄金周7天武夷山便接待游人达12.66万人,比增25%。黄金周过后,武夷山游人不减,龙其是周末,武夷山几个乡村旅游点如上梅村、城村村、曹墩村、五夫村的街头巷尾不时都看到熙熙攘攘的自驾车旅游者;从他们驾驶的车牌号来看,近的有福州、厦门等省内游人,远的有广东、海南、辽宁、北京、山西、浙江、江苏、台湾等省的游人。
日前,笔者在五夫村遇到一位叫王敏的女孩,她原本在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华彩大酒店担任大堂副理,因为看到武夷山乡村旅游的好势头,则辞去了酒店职务在“黄金周”回到家乡经营起了农家宴,当起了老板;在曹墩村,还遇到一群台湾省金门县的女游客,一位姓李的从事教师职业的女游客对我们说,武夷山的农村真是太美了,只有儿时的记忆中才有这么真实的农村景象。曹墩村村委会的文书巫含之老先生介绍说,从黄金周以来,来曹墩村观光旅游的游客已超过了2000人,而且其中大部分是自驾车旅游者。
今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乡村游”年,乡村旅游年的活动主题是:“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武夷山是我国较早推出乡村旅游的地区之一。2001年,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若干意见》,开始乡村旅游的试点。武夷山不仅拥有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世界双遗产地,自然风光与文化内涵独树一帜,而且在风景区和遗产地周边的村庄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观,武夷山市旅游局为此精选出五条乡村旅游线路,如九曲溪上游的曹墩村的民俗风情游,该村是清代著名学者董天工的故里,家家种茶养兰,是武夷山有名的茶叶村和兰花村,村里至今还保留着各具特色的传统的民间手工作坊,如弹棉坊,豆腐坊,草编坊,打铁坊,中药坊,根雕坊,老茶馆等等;如上梅村的建筑艺术考古游,该村是我国历史文化名村,村里保存了大量典型完整的以邹氏祠堂为代表的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于一体的清代古建筑,而一条近千米的人工河穿村而过,沿河两岸是凉亭古民居建筑,小桥流水,古朴民风,这里仿佛就是一幅江南水乡的景象。此外还有江南第一古城——城村村的闽越王城游,城村闽越文化公司每天组织两场精彩的古代越族人歌舞表演,游人还可上场当一回古代闽越族人,甚至是闽越王;五夫村的朱子(朱熹)故里文化旅游,在这里,游客们有必要品尝一回农家特色菜肴,什么朱子宴,五夫田螺,泥鳅粉丝,黄鳝煲,莲子汤,炸年糕,以及农家自酿的米酒;此外,还有洋庄乡大安村(福建省委机关旧址)的红色旅游,武夷镇天心村的茶文化旅游等等。
武夷山市旅游局局长余泽岚说,随着我国城市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都市人崇尚回归自然,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特别是武夷山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具有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风情和田园风光,武夷山市旅游局将在今年内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把武夷山打造成为“都市人的周末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