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疫社区创建过程中,如何做到防控网格织得“密”,宣传动员推得“广”,生活保障做得“好”,防控效果实现“优”?在获得北京市首批无疫社区称号的社区中,西城区注重发挥党建引领,筑牢疫情防控“红色堡垒”,全力、全员、全域构建常态化疫情防控基层防线,形成西城特色无疫社区建设矩阵。
让孩子带动家庭激活社区
近日在陶然亭街道大吉巷社区核酸检测现场出现了一批五颜六色的“两米线”,上面印有防疫小知识、文明排队标语和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如“避免聚集,严防疫情”“绿色出行,爱心助考”等等,让居民在等待核酸检测的时间里既能欣赏孩子们的创作,同时又拉开安全距离。
据社区党委书记田琼介绍,这些“两米线”上的文明宣传语都是社区青少年商定出来的。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广泛动员青少年关注身边人、社区事,参与家园建设。“看到孩子的作品出现在‘两米线’上,家长和孩子都很开心。”田琼介绍有些家长发朋友圈晒孩子的作品,有些特意到社区表达感谢。孩子的文明行动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文明素养,“大家排队更有秩序了,一边等待一边欣赏孩子们的作品,核酸检测现场的等待变得充满童趣”。
青少年对疫情防控的助力不仅仅在体现在文明倡导上,更在于“六德”少年让一个个家庭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大家参与社区建设的意愿不断提升,居民间走得更近、感情更深,家园建设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疫情防控没有旁观者,孩子参与疫情防控的积极性提高了,居民对于疫情防控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居民进入小区主动扫码、出示72小时核酸检测证明,自觉履行防疫义务。当居民得知最新疫情动态后,会立即给社区打电话。那时,大数据协查通知还没有下发到社区,还未联络他们,但他们主动居家隔离,并跟社区报备,详细叙述了行动轨迹。居民配合社区疫情防控的意识不断提升,逐步做到了“跑在大数据前主动上报密接信息”,社区和防疫部门闻风而动、快速反应,上门贴门磁并提供日常所需的生活服务保障。“有几次街道下发居民行程核查通知,我们社区都是最早提交的,因为很多核查工作,在数据下达前已经完成。”田琼说道。
大吉巷社区对于“无疫社区”的建设不仅仅体现在居民的广泛动员上,还从制度层面进行保障。社区组建“ABCD”数据员联络队伍,及时开展居民行程调查,同时第一时间在居民群中发布疫情防控最新动态。“有时我们晚上11点多还在群里回复居民的相关咨询,第一时间解决居民疑难问题。”田琼说道。社区与居民的关系密切了,党建“细胞”被进一步激活,有些党员、志愿者会自发在居民群中帮社区回复一些问题,促进社区“自治”与居民融合,走出一条党建引领社区建设,以服务促管理的新路子。
调动物业单位拧成一股绳
近日,德胜街道安德路南社区早间例会上多了一个身影——德源集团德胜房屋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是来了解社区防疫重点工作的。“作为西城区国有企业,要承担起国企的社会责任,必须与社区拧成一股绳,才能真正为民服务好‘最后一公里’。”德胜房屋管理有限公司物业负责人吉元波说。
原来疫情刚开始时,滨河小区曾因“卡口谁来站”问题,出现过短暂分歧。“这个小区产权单位多,大家又都比较负责,纷纷按照要求设立了专属卡口落实防疫政策,导致一个小区内出现了多个卡口,居民回家需要重复扫码。因此,大伙儿希望社区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只留一家物业统筹小区防疫工作。”社区党委书记李静说。
可究竟该让谁来做统筹工作呢?安德路南社区党委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居民议事厅”征集民意,了解不同物业特点。他们发现德源集团德胜房屋管理有限公司物业管理规范,居民反响不错。最重要的是,这家物业公司在德胜街道范围内有多个驻点小区,物业力量较为充足。此外,为了进一步保障小区防疫安全,社区党委还积极与小区内其他物业单位沟通,将他们编入小区防疫“机动工作组”,作为补充力量协助小区建立防线。“我们将小区物业力量整合,以德胜房屋管理有限公司物业力量为主制定了小区卡口排班表,确保小区24小时防护不松懈,居民回家安心更舒心。”李静说。
这件事不仅畅通了居民回家路,也让物业看到了社区党委认真负责的态度,他们决定定期参与社区重要会议,全方位了解社区防疫工作。
就在前不久,安德馨居小区居家观察人员增加,社区工作人员一晚上为上百户居民安装了门磁。作为小区物业负责人,吉元波第一时间宣布启动防疫应急预案,一方面积极向上做汇报,请求物资、人员支援,另一方面迅速理清防疫重点,带领其他单位物业人员参与到防疫工作中去。“居家人员太多了,又没有电梯,我们就跟居民加强沟通,协调服务时间。比如减少外卖点单次数,延迟收货时间,在尽可能保障大家安全的同时,减轻‘疫’线工作人员的压力。”吉元波说。事后,社区党委还积极与街道沟通,在小区附近设立了流动菜车,提倡居民就近买菜,减少流动,保护居民生活安全。
吉元波表示:“《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下发后,小区物业管理有了新要求。作为物业人,我们希望小区发展能够坚持社区党建引领,成为老旧小区管理标杆,为地区发展做贡献。”
织密四张“接地气”宣传网
“扫码测温别嫌烦,养成习惯保安全。”像这样的防疫宣传“顺口溜”,天桥街道太平街社区居民知道很多条。“做居民工作要‘接地气’,换种方式讲政策,不仅居民愿意听,社区工作者干起活儿来也有动力”。在无疫社区创建中,为最大化范围宣传社区防疫,太平街社区党委带头织密“四张宣传网”,为地区安全保驾护航。
阵地宣传重“官方”。北京市防疫最新规则是什么?当下社区防疫的重点工作在哪里?太平街社区外的LED宣传屏可以告诉您。这块体型如80寸电视机的宣传屏幕建设于疫情之初,是天桥街道专门为每个社区配备的重要宣传阵地。安置在社区门口一方面是为了保障电子屏的安全,另一方面则是借助它的“官方发声”帮助居民科学防疫。“居民都知道,这块宣传屏由街道直接管理,内容来源于权威渠道,权威性、可信度高,许多居民早起遛弯,都习惯性先过来看一眼。”李银红说。此外,社区宣传栏、西城家园、微信公众平台会同步转载这些信息,促使正能量掌握社区防疫“话语权”。
线上群聊专人管。社区建立“楼门微信群”,打造了线上“议事厅”。社区包片主任是群内的重要人员,他们全天候在线,随时随地为民解难。白蕊是太平街社区副主任,负责18个楼门近290户居民。疫情刚开始时,街道防疫专班要求在最短时间内核查管片情况,白蕊便通过居民微信群调动楼门长、志愿者开展首轮摸排,最大程度上减少摸排时间,提升工作效率。“这18个楼门集中的老旧小区没电梯,没物业。防疫初期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就以楼门为单位建立微信群,号召居民报备、自查,收效良好。”白蕊说。
“口口相传”不可少。太平街社区党委引导居民争当“宣传员”,通过邻里之间互相监督、提醒,打通防疫宣传“最后一公里”。当楼长多年,魏彦与楼里的居民也都处成了朋友。平时,在与邻居聊天的过程中,她也会提醒大家注意做好防护,遵守防疫规定。“谁家来了朋友?谁家没做核酸?谁家添了‘新丁’……楼门长都知道,正是借助他们这种人熟、地熟优势,我们的防疫政策才更‘接地气’,被大伙儿所熟知。”李银红说。
脚踏实地护家园。社区党委从社会动员出发,以实践促宣传。其中,太平街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第一时间支援卡口值守工作。前门富力智选假日酒店免费提供核酸检测场地。链家地产工作人员化身志愿者及时应援,物业工作人员与社区高效沟通,确保防疫无漏洞……“最好的宣传方式就是脚踏实地护好家园。”李银红说。
工作台账让防控环环相扣
“王阿姨,您院里人员有变动吗?”“我们院有一个租户搬走了……”得知流动人口变动,大栅栏街道大安澜营社区管片主任雷玉敏马上记录下来,回到居委会后更新了“院落图”“网格图”“人口台账”等。数据清晰,更新及时。打开“大蓝本”,一目了然。
大安澜营社区作为“楼房加平房”混合社区,防疫难度比较大。尤其是5月,北京疫情突如其来,辖区内出现多名管控人员,做好精准防疫与细致服务成为关键一步。“提前建台账,落实到每个网格,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社区党委书记李耕带领社工统一标准,结合社区特色及人员结构,建立了“一院一图一表”工作底账,即“一张院落图、一张网格图、一份实有人口台账”。
建立工作台账并不容易,社区共有16条胡同、划分为6个网格,辖区内不仅有平房院落,还有楼房小区。“平房院落陆陆续续有腾退人员,存在人户分离问题。楼房小区结构复杂也不好绘制。”李耕说。面对困难,管片主任每天多次下户,每次要收集多组信息,并且记下户型结构绘制院落图。经过两天加班加点奋战,工作台账终于建立起来。
为高效应对突发情况,工作台账内容越来越细。院内有几位居民,有几位党员,谁家有宠物都进行了标注。如果有弹窗人员向社区报备,我们就可以根据图、表第一时间掌握人员情况,快速拿出应对方案,把风险降到最低。“如果有宠物的居民被集中隔离,我们会及时联系疾控部门,并帮忙寄养宠物,让居民没有后顾之忧。”李耕说。而院落图看起来清晰明了,每位管片主任电脑中都有留存,随时调取。台账建立后,持之以恒地更新工作是保证质量的根本,社工们已经形成习惯,居民也特别配合。“尤其是得知社区被评为“无疫社区”,每次下户都能得到赞誉,也能感受到居民积极的心态。”雷玉敏说。
目前,北京疫情趋于稳定,如何把老年人的疫苗接种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也是重点。社区工作台账依然发挥重要作用。李耕介绍,因为有了台账数据,疫苗组社工可以迅速跟进。通过线上建立网格微信群,将新冠疫苗科学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做科普动员。线下则由完成接种的网格主任、小巷管家、楼门院长、党员志愿者主动敲门入户,现身说法对居民进行引导。“通过台账数据,真正让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一环扣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