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高、中、低风险区人员防疫指引

来自:北京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03
  
一、高风险区
  1.高风险区内人员应服从社区(村)统一安排,做到“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
  2.高风险区内人员应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存在发热、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泻、嗅(味)觉异常、鼻塞、结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不得谎报、瞒报。
  3.在取物品、核酸采样、扔垃圾等开门环节应规范佩戴KN95/N95及以上级别口罩,并于开门前后做好手卫生。因就医等特殊原因外出时应全程规范佩戴KN95/N95及以上级别口罩。
  4.高风险区内人员应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衣服遮住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
  5.居室通风每日至少上、下午各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6.居室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湿式清扫,以保持清洁为主,必要时进行消毒。
  7.坐便器、淋浴排水地漏水封应及时补水,每天注水2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50ml。没有水封条件的,在使用后应加盖封堵,或使用硅胶垫、胶带等材料进行封堵。
  8.坐便器冲水时,先盖马桶盖,再冲水。
  9.清理垃圾时应将垃圾袋扎紧封口,外表面喷洒消毒后置于门口。
  10.使用抽油烟机、排风扇时,应全程保持开窗自然通风。
  
二、中风险区
  11.中风险区内人员应服从社区(村)统一安排,做到“人不出区、错峰取物”,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
  12.中风险区内人员应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存在发热、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泻、嗅(味)觉异常、鼻塞、结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不得谎报、瞒报。
  13.中风险区内人员原则上“非必要不出门”,如需出门,应全程规范佩戴KN95/N95及以上级别口罩,并做好手卫生。
  14.中风险区内人员在中风险区内活动时应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严禁在区域范围内的任何场所进行聚众打牌等聚集性活动。
  15.中风险区内人员核酸检测时应服从安排,分时分段采样,排队等候时应全程规范佩戴KN95/N95及以上级别口罩,并严格保持1米以上距离。
  16.收取快递时,尽量不带入室内拆封,拆封时要戴好口罩手套,对外包装做好预防性消毒,拆封后及时丢弃外包装,并做好手卫生。
  17.中风险区内人员应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衣服遮住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
  18.居室通风每日至少上、下午各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19.居室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湿式清扫,以保持清洁为主,必要时进行消毒。
  20.中风险区内人员在管控期间,坐便器、淋浴排水地漏水封应及时补水,每天注水2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50ml。没有水封条件的,在使用后应加盖封堵,或使用硅胶垫、胶带等材料进行封堵。
  21.坐便器冲水时,先盖马桶盖,再冲水。
  22.管控期间使用抽油烟机、排风扇时,应全程保持开窗自然通风。
  
三、低风险区
  23.低风险区内人员应服从社区(村)统一安排,做到“个人防护,避免聚集”,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
  24.低风险区内人员应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存在发热、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泻、嗅(味)觉异常、鼻塞、结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不得谎报、瞒报。
  25.低风险区内人员尽量做到“两点一线”,不参加聚集聚餐,不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26.低风险区内人员应积极配合区域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时要服从现场安排,有序排队,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不聚集、不扎堆、少交谈,检测后应戴好口罩立即离开,回家后做好手卫生。
  27.收取快递时,尽量不带入室内拆封,拆封时要戴好口罩手套,对外包装做好预防性消毒,拆封后及时丢弃外包装,并做好手卫生。
  28.低风险区内人员应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衣服遮住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
  29.居室通风每日至少上、下午各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0.居室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湿式清扫,以保持清洁为主,必要时进行消毒。
  31.坐便器冲水时,先盖马桶盖,再冲水。
  32.使用抽油烟机、排风扇时,应全程保持开窗自然通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