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四川一所普通大学毕业的唐棠怀揣梦想和勇气在上海开启职场第一站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66


  记者 王海燕
  “同学们最初的想法都差不多,最好能去北上广深、进大厂,可临近毕业时,很多人不再这么想了。”
  1998年生的唐棠,是四川一所普通大学的大四学生,地地道道的成都妹子。
  唐棠这一届毕业生,所面临的求职竞争异常激烈。经历了近一年的求职,她发现,周边同学的想法也有所改变。“但是如果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的潜力呢?”唐棠没有放弃最初的梦想,怀着勇气,一路冲锋,最终签约携程总部,在上海开启职场的第一站,用她的话来说,“我要去更大的世界闯荡了!”
  敢于尝试才能获得机会
  唐棠学的专业是旅游管理,大三下半学期开始,她的同学有三分之一在准备考研,而她打算换个城市,一门心思准备找工作。
  在2021届毕业生就业首选城市排名榜上,成都排在了第四名,唐棠班上不少同学就希望能留在成都。唐棠是成都人,在当地求职有天然优势。但这一次,她把目标投向了别的城市。“看到携程有北京和上海的实习岗位,我想也没想就投了简历。”
  对应届毕业生来说,北上广深的岗位,竞争也特别激烈。“我们不是985、211,也没在上海本地读大学,加上这两年疫情影响,就业岗位在压缩,你凭什么能胜过其他人?”
  周围同学的求职之路不是太乐观,投了北上广深的同学,大多是石沉大海。投了成都公司的同学,回应也不是很多,有人开始加入考研大军,有人干脆降低了期望值,开始接团做导游……
  离开学还有一周时,唐棠收到了来自携程的实习通知,地点是北京。“绝对是惊喜。”唐棠说,虽然这只是一个实习邀请,但离她的就业梦想近了一步。
  去年8月23日,唐棠拖着行李箱只身一人飞到了北京。
  勇气和实力让她获得岗位
  唐棠工作的办公楼位于北京朝阳区,实习岗位是公关助理,她要参与稿件撰写、品牌策划等事务。
  北京的气候比较干,风吹在脸上涩涩的。初来乍到,面对陌生的环境,她有点担心自己不适应。那段时间,她全身心投入这份工作,向周围人学习、请教,每次领到一个新任务,都会全力以赴。“在这里,大家拧成一股绳,碰到问题齐心协力去解决。我成长很快。”
  唐棠喜欢上海,尽管没去过,小红书上她刷得最多的就是上海。春节回家过完年唐棠回到北京,没多久就获得了一个机会。部门领导告诉她,上海总部正好有个岗位缺人,她可以去试试。
  3月初,唐棠飞到上海出差。“之前在小红书上看到的大上海,现在活生生地在你面前。”
  这一趟出差实则是“面试”,并不轻松。与唐棠站在一起竞争的,不乏名牌大学的学生,但她没有胆怯。“我觉得自己挺勇敢的,为了自己的职业梦,只身一人出远门,从成都飞到北京,又从北京飞到上海。”
  凭着勇气和实力,唐棠顺利得到了这个职位。
  疫情反而坚定了去上海的决心
  唐棠要到上海工作了,妈妈挺高兴的,说“年纪轻到外面闯一闯,开阔一下视野,挺好”。
  但是,唐棠的爸爸反对。“回成都后,我们一家人都很关注上海疫情的走势,老爸坐不住了。”晚上吃饭时,爸爸说:“你一个女孩子孤身一人闯上海,我怎么能放心?”
  坐在对面的唐棠听了没接口,低下头扒饭。
  “我当然是家里最关注上海疫情的。”她每天都在微博、抖音上刷上海的消息,“但我心里总有一个声音,上海很快会好起来的。”
  远在成都的唐棠不是局外人,通过远程办公,她也在出一份力。“疫情期间我们团队在帮助社会各界积极抗疫,我也是其中一员,我收到一些骑手和医疗团队的求助,他们希望协调酒店入住,我就联系在上海隔离的同事协调安排。”
  “看到骑手和白衣天使们入住酒店后发来的感谢,让我觉得这份工作非常有意义!”唐棠说,“这场疫情一点也不影响我的选择,相反更坚定了我要去上海闯荡的决心。”
  6月1日,上海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唐棠说,自己家里的思想终于也统一了。“那天我们一家人在吃晚饭,我爸问我,啥时候去携程报到。看他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我知道,他终于对我的选择投赞成票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