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民困,解民忧,顺民意,暖民心,一直以来,西城区天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用精准切实的举措回应群众诉求,尤其在近一段时间以来,街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接诉即办,应需而变,即出即办,及时为群众解疑释惑、排忧解难。
装修存在风险 速查排除隐患
“小区内有住户在进行装修,虽然施工方已经报备,工人也有进场相关证明,但当前疫情形势下,施工存在风险隐患,而且施工噪音也会影响学生上网课,您看是否可以……”高考前期,天桥街道收到辖区居民李先生反映小区施工队影响学生上课等问题。
近来,受疫情影响,居民对疫情防控的诉求更加多元化,街道快速反应、灵活应变。接到诉求后,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和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检查。
经过核实,装修人员遵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在社区已按照“一登三查”进行备案,但根据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2场新闻发布会要求:对于小区(村)内的零散家庭装修工程,原则上继续暂停,以进一步减少社会面流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因客观实际确需复工的,鉴于当时全市中小学生居家网课,只能进行无噪音项目施工,且应经过社区(村)或物业管理单位同意,并满足“散装散建”从业人员“一登三查”等疫情防控要求。
当天,街道和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到家装点位与业主和施工方进行了面谈,向其宣传解释相关政策,最终与其达成一致意见,业主和施工方同意暂停装修,李先生对于解决结果非常满意。
购物遇到阻碍 协助老人解决
“我年纪大了,没有智能手机,不能扫健康宝,但是新闻上不是说老年人和小孩携带身份证也可以进店买东西吗?”在接到居民反映,希望街道和社区帮助解决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无法进入公共场所的诉求后,街道综合执法队立即到达居民所说的商店实地查看。经查实,该店严格执行扫码、测温等防疫措施,并且可以为老人、儿童提供代查服务,但因当时负责代查的工作人员暂时离开,其他服务人员未能及时提供代查服务,导致该老年人无法进店购物。
街道综合执法队与商店负责人进行沟通,要求负责人为员工做好培训以保证门口值守人员均能帮老人和儿童代查核酸结果,确保大家顺利购物。之后,街道综合执法队联系到老人告知调查处理结果,并帮助老人在社区居委会办理了纸质版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助老人放心购物。在之后的电话回访中,老人非常感动,不断表达谢意:“感谢街道综合执法队的帮助,感谢你们关注我们老年人的需求。”
门口违规聚餐 加大检查力度
“东经路一个饭店门口有几个石墩子,晚上会有一些人在那里吃饭,不仅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也造成人员聚集。”在得知辖区居民反映的问题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第一时间安排执法队员联合福长街社区工作人员到现场核实情况。
经工作人员现场查看,没有发现该饭店有堂食外摆情况,但在门前马路上确实存在两个方形石墩,可能存在点外卖人员在此就餐情况,有人员聚集风险。执法队员、社区工作人员与商户及周边居民咨询沟通后,未找到石墩的安装人。
为消除疫情防控风险隐患,街道综合执法队联系施工人员对石墩进行了拆除,并对周边餐饮单位经营人员进行了疫情防控政策宣传,要求商户不得在店外提供桌椅等就餐设施,并主动劝导顾客不要聚集用餐,引导顾客在排队取餐时注意保持安全距离等。
同时,街道综合执法队进一步加大夜间检查力度,重点检查餐饮单位是否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是否杜绝堂食外摆等情况,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确保辖区环境秩序稳定。居民对街道综合执法队与社区的快速响应、迅速行动给予了肯定。
防疫模式是对城市综合治理能力的考验,也是“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应势提升的宝贵契机。天桥街道在实战检验中发挥“接诉”工作机制优势,磨砺“即办”作风,夯实联动链条,持续推进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真正把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努力为居民营造安全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