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包楼楼长、包层“管家”、送药专干协同配合 为封控区居民买药不落一个
“药都开回来了,医保卡也在里面,辛苦您送一下。”5月13日晚上8点,送药专干徐胤、马芊芊、陈泳铭,拿着刚买回来的药,按户一包一包装好,放到光辉里小区门前的货架上。这些药经过外包装消毒后,将由志愿者送至楼门口,再由“建外管家”送至居民家门口。
4月26日凌晨起,建外街道光辉里小区等几个小区陆续实行封控管理,建外街道相关负责人发现不少居民有购药需求,第一时间联系北京市朝阳区方舟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希望方舟社工们负责为居民买药、送药。针对封管控区域有就医需求的居民,建外街道还迅速制定了缜密的购药流程,由各包楼的楼长、包层的“管家”收取需购药居民社保卡、费用、购药清单等,再转交给送药专干。
方舟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执行主任马芊芊说:“我们机构之前都是与政府合作,从事社会治理相关方面的工作,专门为居民买药、送药的服务之前没接触过,刚开始几天走了弯路,效率并不高。”但随后,送药志愿者们总结出一套“方案”:先对药品进行大致分类,按所购药医院划定“最优路线”,经过多天的实践,什么医院有什么药,什么医院最好挂号、什么医院哪个时段效率最高,他们都了如指掌。
截至5月13日,13位志愿者共为朝阳区建外街道光辉里、光华里、南郎家园三个小区212人次居民购买药物700余种,志愿者们去过的医院大大小小共30余家。马芊芊说,从拿到居民的社保卡到最终把药交到楼长手中,一套流程下来最快1个多小时,最久要1至2天,但志愿者们从未落下一位居民。
党伟家住丰台区与大兴区交界,加入志愿服务的第3天,北京就发布了朝阳区部分地铁交通的管制措施,党伟每天早上6:50从家出发,坐地铁8号线再倒6号线,东大桥下车坐公交车,下车走500米左右到达购药的社区,用时1小时40分钟,这些天从未迟到过。
陈泳铭和王坤是该机构心理团队的社工,五一假期还没完,他们就拖着行李箱来到了建外街道。王坤既是购药志愿者,也是心理咨询师,经常白天购药,晚上为有需要的居民开展心理辅导,同样住在大兴的他,为了节约通勤时间,把幼儿留给家里的老人,自己全心投入建外街道抗疫工作中来。马芊芊说,目前机构30余位社工都支援在朝阳区双井、建外、八里庄、朝外、三里屯、酒仙桥等各个街道做志愿者,除了负责送药,还为居民核酸检测提供志愿服务。“他们中包括哺乳期的妈妈,年近60岁的返聘老师和住在昌平、大兴每天通勤将近4个小时的社工,机构负责人徐胤更是带领团队驻守建外街道,连续十几天未回家。”马芊芊说。(路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