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第一轮;4月28日,第二轮;4月30日,第三轮……房山区城关街道区域核酸检测持续进行着。连日来,在街道各个小区内,村(社区)工作人员、机关干部、区下沉干部、党员志愿者、群众志愿者、爱心企业……汇聚成一股生机勃勃的力量,让全员核酸检测充满暖意、新意、趣意。
贴心:检测台搬迁记
城关街道北市村的核酸检测台计划设在离村不远的学校,然而4月26日该学校学生还未完全停课,为了学生安全,北市村决定把核酸检测台搬到一处钢结构厂,厂房不小,厂外空地也大,核酸检测顺利进行。
但4月30日那天,太阳出来了,气温升高,排队做核酸检测的群众遭受直晒,很不好受。北市村果断决定,把检测台搬到马路对面的小树林,厂房用来存放物资。“这小树林天然阴凉不晒人,核酸检测地点搬的太及时了,村委会真贴心!”做核酸的村民交口称赞。“我们不怕麻烦,一切以方便村民为主。”北关村相关负责人说,“村民有需要,我们就继续搬迁!”
机智:自制各种“神器”
在永兴达社区,区园林绿化局的下沉干部贡献了他们的智慧。他们用纸盒制作了“身份证扫描器”,让做检测的群众能无接触把证件放在登记员眼前,登记员抬眼就能录信息,方便又安全!
为了保证核酸的准确性,核酸试管需要竖直朝上放置,而固定试管的泡沫底座不够用,这可让南里社区负责试管封箱工作人员一阵发愁。但这没有难倒机灵的工作人员,他们把口罩盒子废物利用,在盒子上戳出了一个个大小合适的洞,用来盛放试管正好!
此外,为了方便身穿防护服没有兜儿的医护人员放核酸检测工具,南里社区还发明了便携盒子,把纸盒绑在身上,酒精、马克笔、碳素笔、表、消毒液、登记材料都放这个盒子里,医护人员上门核酸检测时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从塑料袋子里一个一个掏,想拿什么一眼可见!
暖心:爱心接力送菜
农林路社区居委会迎来一位爱心企业负责人孙祥勇,他送来了自己大棚种的约三百斤的蔬菜,有水萝卜,生菜,油麦菜,奶油白菜等。他送菜时说道:“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社区工作人员这段时间又是组织核酸检测,又是管理居家人员,实在太辛苦了!大家为了我们居民的平安,也没时间买菜,我就尽自己所能献爱心”。
农林路社区工作人员非常感动,感谢之余,大家纷纷表示要把爱心传递下去。他们只留了一小部分菜,一致决定把大部分蔬菜捐献给城关敬老院。收到蔬菜的敬老院工作人员感动地说:“真是城关一家亲!”
感激:爱心人士捐赠
5月4日,北京周氏时珍堂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周海利一行5人为城关街道办事处送来了他们员工忙碌一整晚精心熬制的中药预防汤药350余剂,为抗疫一线防疫人员送来暖暖的关爱。
此外还有房山盛世烟酒经理高永军,为北关村核酸检测点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们送来新鲜蔬菜;回北关村报道的党员孙建国和村民代表孙国庆为北关村核酸检测点送来了香蕉,雪山沃柑等慰问品;海雷超市顾册店的刘经理为核酸检测点捐赠矿泉水、口罩……此类事迹不胜枚举。病毒无情,人间有爱。这些爱心人士的善举,践行了社会责任,传递了正能量,凝聚起了全城关团结一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力量。
最美:志愿者齐上阵
疫情就像集结号,紧急时刻,城关街道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了无数群众、党员、团员志愿者,为疫情做贡献。比如城关各村(社区)建立了团工委共青团员先锋岗,团员董奕辰、王熙、柳祎、王九阳、张博、孙露等积极参与卡口执勤、为隔离户送物资扔垃圾等防控工作;塔湾村星河苑小区党员先锋岗来了自愿执勤的党员志愿者栗晓颖;兴房东里社区卡口迎来了在职党员井长涛,一下班就参与卡口执勤;北关村成立了党员、妇联、共青团员3支志愿者队伍,他们身穿防护服,积极加入核酸检测工作,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志愿者们和区下沉干部、机关干部、无数村(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在疫情期间逆风而行,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默默地奉献,令人动容,他们是最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