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记者 顾泳
昨天的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传出消息:截至5月6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464例、危重型87例。如何对新冠阳性合并基础疾病普通型、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开展救治?全市多家定点医院内,实行疑难危重症“一人一策”,以此提升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转阴。
99岁高龄的杨爷爷因新冠病毒阳性合并慢阻肺哮喘住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时执业点——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刚来时情况不太乐观,因氧饱和度低给予他高流量吸氧,并通过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导管“约束”导致老人家异常烦躁,常想把自己身上的管子都拔掉。面对这些情况,医疗队员增加了对杨爷爷的巡视,并在言语上给予更多安慰。
渐渐地,杨爷爷越来越信任每天照顾他的“大白”们,积极配合治疗。在中山医院和中山厦门医院抗疫医疗队医护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十几天的对症治疗,老人状态大为改善,如今已转危为安。就在劳动节前夕,恰逢老人百岁大寿之日,也是医疗队护士蒋时劼的生日,两个年龄相差74岁,却同月同日生的寿星,在病区度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生日。
由中山医院同广西抗疫医疗队共同守护的闵行体育馆定点医院,主要收治合并较多基础疾病的轻症和普通型感染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老年人,也有刚刚颈椎术后需要固定、脑梗后瘫痪在床、心功能不全等患者,救治工作颇具挑战。
自从来自广西的“王牌军”——广西医科大学附属一、二医院,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来宾市人民医院联合援沪医疗队入驻支援以来,沪桂5家三甲医院骨干医护快速融合成一支队伍。拧成一股绳,联合作战,定点突破,切实防止高危患者进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病例,同时组建多学科专家团队,开展“一人一策”针对性治疗,对重点患者每日进行主任查房,严防死守每一个关口。医疗队及时进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会,为救治高危患者制定最优方案。作为武汉战疫的“老兵”,中山医院屠国伟、叶伶、苏迎和刘子龙四位医生分别结合武汉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救治经验,总结当前高危患者诊治方案,来自广西的王可教授和刘子龙医师结合最新研究文献分享了高危患者的诊疗策略。“不怕难打的仗!我们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