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助力核酸检测提速,老年人足不出户做核酸,小妙招使儿童信息录入高效又准确……考虑特殊群体需求,西城区在区域核酸筛查中设置多个老弱病残孕专用绿色通道,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服务,对确实不便下楼的居民提供上门检测,暖心又高效。
新街口街道育德社区设置了3个核酸检测点,每个检测点都专门设置了为社区高龄老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孕妇、婴幼儿等特殊群体开设的绿色通道,减少他们的等候时间。在绿色通道上,工作人员比其他核酸检测通道上的工作人员要多些,帮助残疾人推轮椅、引导老年人耐心等待……他们细心周到的服务受到好评。
育德社区3个核酸检测点上,除了必备的遮阳伞、手消、饮用水、座椅等“硬件”设施外,“软件”上也做了周密的部署:前期开展细致调查,对辖区每一名常住居民的基本信息进行摸排,并登记在册;针对参加核酸检测的居民制定检测计划,分时段通知居民前往检测点进行检测,减少居民的等候时间;对忘带身份证且不记得号码的老人提供查找服务,避免老人着急往返;针对社区卧床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抗原试剂盒,并指导居民进行正确检测,确保辖区居民全部参加检测。
新街口街道常设105个检测点,在其中86个点位都开辟了绿色通道。考虑到有部分居民确实上午不能到场检测,街道还设立了下午集中补漏专场,以满足地区居民和驻区单位工作人员应检尽检的服务需求。同时,街道为在绿色通道服务的志愿者开展培训,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一对一引导服务,实现快速检测、安全检测。
“这几次,每天都有医务人员来养老照料中心给我们做核酸检测。”为确保应检尽检,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来到椿树街道社区养老驿站,上门为老人做核酸。“3月13日起,街道养老照料中心执行一级疫情防控等级,落实‘里不出外不进’全封闭防疫管理要求。根据市区养老机构防疫专班工作要求,定期对养老服务机构入住的老年人和工作人员等做好核酸检测工作。”椿树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疫情形势,照料中心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老人家属持续宣传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我带您走‘绿色通道’。”在椿树文化广场,一位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坐着轮椅来到了核酸检测点,工作人员立刻为她打开绿色通道,并直接带领他们来到登记台,快速完成采样。在区域核酸筛查中,针对老年人、孕妇等特殊群体,椿树街道各核酸检测点均开辟了绿色通道,大大缩短了他们排队等待的时间。
大栅栏街道助老队队员刘亚军带领志愿者来到瘫痪在床的刘大妈家中,由志愿者用核酸抗原检测试剂盒为刘大妈做了核酸检测。连日来,在大栅栏街道石头社区,助老队忙着摸清辖区内行动不便,不能到现场进行核酸检测的高龄老人的情况,再将摸排情况及时汇报给社区,听从社区安排,带领志愿者到老人家为他们做核酸检测。
“叔叔,我没有身份证,这是我的信息。”在德胜街道双旗杆社区北三环中路10号院核酸检测点,一位小姑娘正拿着写有姓名、身份证号码的纸条进行检测登记。孩子的母亲说,由于证件被拿去办理业务,她便把孩子的个人信息写在纸条上方便工作人员登记。
起初,核酸检测点为没有身份证的小朋友进行录入系统时,都是通过家长口述,工作人员手动输入到系统里。但是有的小朋友名字中有生僻字,在查找生僻字时,就比较耽误时间。在这几天的核酸检测过程中,双旗杆社区书记陈立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找到更快的解决方法,她说:“对于姓名里出现的生僻字,靠口述给工作人员,登记时查找起来比较慢。我们就请大家把生僻字写在纸条上,以减少大家等待的时间。我们快一点,大家就少等待一会儿。”
在金融街街道民康社区核酸检测点,还专门为学生开辟了绿色通道,可以优先为上网课的学生进行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