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发挥抗原“快”和核酸“准”的优势 普陀以快制快尽力切断疫情传播链条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92


  记者 周楠
  记者从普陀区获悉,该区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发挥抗原“快”和核酸“准”的优势,拧紧疫情传播的“水龙头”,取得初步成效。4月16日,普陀区感染人数达到高峰值1186例。实施“牵阳”“封密”“拔点”三大行动以来,感染总量下降,趋势持续向好。每日新增感染人数稳步下降,到4月28日,当日新增157例(不包含无症状转归)。
  “以快制快”是破解病毒快速传播的关键性措施。面上大规模核酸检测一般需要36—48小时,才能完成一轮“采—送—检—报—追—核”等流程。针对重点区域(封控区),普陀区每天开展两轮“抗原初筛+核酸复核”,早上7点前和下午1点前各收集一次抗原检测结果,抗原阳性者及其同住人员单采复核检测核酸,就能够第一时间锁定阳性感染者。相关流程缩短至8—10小时,比病毒平均复制速度(约50小时)快五倍,检出效率提高约6倍。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每日早中晚三调度,实时跟进各环节进度,确保阳性感染者当日全部转运清零。目前,已做到7时开采,16时入舱;13时开采,22时入舱。
  与此同时,聚焦密接人员,斩断链条、同步拔除。优化“锁定密接到转运进隔离点”全流程各环节,建立数据流全程跟踪。建立快速转运隔离通道,改串联为并联,确保密接人员在最短时间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对抗原初筛阳性的同住人,同步进行单人单管上门复采,提早化解潜在风险。对密接、次密接人员严格管理,确保高风险人群应隔尽隔。
  普陀区也注重面上“拔点”,聚焦重点、精准拆弹,确保社会面管控有力有效。根据疫情大数据分析结果,先后明确指挥部第一轮攻坚拔点点位99个、第二轮攻坚拔点点位30个,各街镇确定一批重点点位。指导街镇细化“一点位一方案”,发放明白卡任务书,区领导带头包保,指标上墙、登记造册,挂图作战、销项处置。区里已快速稳妥处置7个涉疫物流大仓。
  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表示,普陀区将进一步增强刻不容缓的紧迫感,强化雷厉风行的执行力,抓好数据分析、及时总结经验,坚持以快制快,全力以赴将已部署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压茬推进,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