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东城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在区政府1号院召开。区委书记、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领导小组组长孙新军出席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领导小组组长周金星主持会议。区领导李妍、郑晓博、赵海英、刘俊彩、赵海东、苏昊、李卫华出席。
会议听取了赵海东同志对东城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2021年工作进展的汇报,部署了2022年工作任务,审议通过了《东城区2022年商圈建设发展工作方案》《东城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领导小组组建方案》《领导小组工作规则》《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等文件。
孙新军同志指出,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北京市先后召开了推进会和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对2022年任务作出了部署,为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明确了方向和路径,我们要抓好落实。孙新军同志还就进一步加强东城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培育建设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对于我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消费是经济增长最基础、最稳定、最持久的动力。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必然要求,是对城市核心功能的叠加和放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对东城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机遇难得,必须坚持高站位谋划、高质量起步、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实施,努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东城样本”。
二是要放眼全球,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打造高水平消费聚集区。我区作为首都世界城市窗口区,消费市场不仅面向本市市民,更面向全国、全球,理应走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前列。要充分发挥区域国际化开放程度高、国际消费聚集能力强的优势,汇集全球优质商业资源、市场主体,着眼重点商圈建设,要把握传统商业从大而全转向国际化、时尚化、差异化、体验式的趋势,支持民族老字号品牌守正创新,走向世界。
三是要立足实际,找准提升消费品质的发力点。当前,消费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科技、文化、数字经济等都提出了新要求。我区在这些产业发展上有着良好的基础,要从供给与需求两端发力,扩大有效供给,要构建“1123”全域消费空间格局,发挥核心区在全市消费格局中集聚辐射和引领带动作用,要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培育国际消费“新生态”,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四是要完善机制,加快形成消费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要转变思想观念、深化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围绕新模式、新业态、新需求,用足用好市场化专业力量,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