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本网:三明市黄金周接待游客53.32万人次入帐1.4亿

来自:福建旅游之窗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92

    今年“十一”是我市交通条件得以改善、旅游知名度迅速提升的一个黄金周。 全市旅游及相关部门紧紧抓住这一有利的发展时机,精心组织,密切配合,,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假日旅游各项任务,全市黄金周各项主要旅游指标有较大幅度增长,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预期目标。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3.32万人次,旅游收入14086万元,门票收入803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3.9%、70.9%、68.9%,成为历年来增幅最大的一个黄金周。

    一、主要运行特点
    1、福银高速公路沿线旅游全面攀升
    随着交通条件初步改善,三明“中国绿都”和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旅游知名度迅速提升,我市福银高速公路沿线旅游全面升温,泰宁、将乐等地成为全省乃至周边省份新的旅游热点。七天长假,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各景区游人如织,共接待游客13.48万人次,门票收入404.5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2.5%、 122.5%;将乐县接待游客10.27万人次,门票收入16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9%、59%。全市接待过夜游客12.16万人次,同比增长79.88%,过夜人均消费610元。

    2、自驾车游异常火爆
    随着交通条件改善,景区通达能力的提高,江西、广东、浙江和省内福州等外地自驾车源源不断进入我市,全市2日至4日连续三天接待自驾车都在5000辆左右,同比增长在4倍至6倍之间,全市黄金周期间共接待自驾车22328辆,同比增长292%。

    3、乡村游成为新看点
    今年是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乡村游”主题年,乡村游成为都市族黄金周外出旅游新看点。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为内容的乡村游正在成为一种新时尚。梅列、三元、永安、建宁、沙县、清流、明溪等县(市、区)“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许多经营“农家乐”的农户顾客盈门、座无虚席。全市黄金周接待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游游客5.78万人次,同比增长51.6%。

    4、红色旅游依然走俏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许多人利用黄金周到革命旧址或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缅怀先烈英雄事迹。 泰宁红军街、宁化县北山公园、建宁县革命纪念馆每天游客络绎不绝。全市黄金周接待“红色之旅”游客2.4万人次,同比增长6.6%。

    5、周边游、近郊游成为主流
    今年中秋节和黄金周不期而遇。受传统中秋佳节影响,有意参加中长线旅游的游客大多选择在黄金周前半段出游或黄金周之前参加旅行社组团外出旅游,将乐还推出“将乐人游将乐”活动,黄金周期间,我市主要景区接待的大部分游客是中短线游客,周边游、近郊游成为旅游潮的主流,全市接待一日游游客比重占全部接待的82%。

    6、入境游客有新突破
    随着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和福银高速公路全线通车,特别是我市与台湾旅游合作的不断深入,仅泰宁县就接待台湾游客1200人次,黄金周入境游实现了新突破。

    二、主要工作情况

    1、加强协调服务,及时调整供求矛盾
    随着银福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全面升温,我市针对今年 “十一”黄金周将出现新一轮的旅游高峰,加强协调服务,及时调整供求矛盾,市政府高度重视,副市长林俊德专门对黄金周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并完善假日旅游工作机制,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调整充实了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成员, 及时下发《关于三明市做好2006年”十一”黄金周各项旅游工作的通知》,要求重点城区、热点景区针对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的特点,及早制订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信息服务力度,促进旅游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各县(市、区)也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协调服务力度,着力解决旅游黄金周存在的结构性供求矛盾、旅游安全事故和服务质量投诉等不容忽视问题,在旅游交通、住宿设施、旅游安全等重要环节做了部署和安排。泰宁县里专门制定了旅游接待工作方案,成立了道路交通、治安防范、餐饮娱乐市场、景区接待、住宿游览引导、质量监督与投诉受理、假日值班等小组,确保游览秩序良好;黄金周期间,开通城区至各景区定点定时公交班车,加强城区和各景区的停车引导管理,加强警力维护旅游公路和景区交通、停车秩序。为缓解旅游高峰期金湖、上清溪景区运力不足,提高接待能力,金湖增加3艘游船336个座位,开启下坊、风洞、悬索桥3个码头,往返对开,实行门票时段预售和游船团队与散客分开运作方式,简化购票手续。上清溪景区竹筏游览日接待游客3000人,比“五一”黄金周增加200人。九龙潭新增排工20人,竹筏40张,日接待能力达到1000人。泰宁古城还开辟夜间游览,进一步分流白天高峰客源。将乐县成立了旅游车队,开通城区至玉华洞公交车辆,方便游客。三元区投资280万元横坑温泉度假村二期工程的人工湖蓄水,开辟湖边垂钓等水上娱乐项目。

    2、规范行业管理,提高服务接待质量
    为切实做好“十一”黄金周的旅游接待工作,充分发挥行业管理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我市全面展开现有36家星级宾馆的复评(核)工作,促进星级宾馆规范达标;加强导游员培训,提高讲解能力;开展人性化服务,免费提供开水、供应应急药品。泰宁县针对乡村游专门组织“农家乐” 50多人餐饮人员进行培训,还培训导游员、服务员、竹筏工等,增加乡土知识,规范服务,提高讲解技巧;整改、规范重点旅游区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着装,统一佩证。还建立了散客接待中心,积极为散客提供咨询和住宿、导游、交通等业务联系,加强夜间值班,为夜间抵达的散客提供住宿联系业务。将乐县组织人员对全县宾馆、饭店新增从业人员百余人进行了一次集中业务培训。建宁县旅游局举办景区解说员培训班,各涉旅行业及主要景点所在地人员共三十余人参加了培训。

    3、加强宣传促销,开拓客源市场
    今年以来,我市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着力提升三明中国绿都和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品牌形象,拓展客源市场。一是联手促销。6月10日至27日,联手与南平市旅游局组成福建省“闽西北绿色旅游联盟”大型促销团,对山东济南、北京等9个城市的环渤海湾及北方客源市场进行为期18天的旅游促销,召开了9场旅游推介会,进一步扩大了闽西北绿色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借台促销。第二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在厦门召开,我市认购风光展台5个,统一特装, 重点宣传三明中国绿都整体旅游形象和泰宁世界地质公园龙头产品。并借台唱戏,举办了三明市城市发展暨旅游产业厦门专场招商会,邀请浙江、广东等地旅行商参加第二届旅博会和三明市城市发展暨旅游产业厦门专场招商会,我市旅行社与外地63家旅行社进行对接,洽谈组接团业务;三是组织小分队促销。将乐县组织旅游企业专程赴南昌市区开展促销。永安市组织促销联合体旅游企业,赴福州、厦门举办旅游推介;四是加大公众媒体宣传。利用中央电视台、福建教育电视台、中国旅游报等媒体宣传报道三明旅游。 “海峡西岸行”大型系列节目直播了海西明珠—泰宁独具魅力的旅游文化资源以及泰宁全面融入海峡西岸旅游经济圈、旅游兴县的发展路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万里长歌•八闽情怀》大型直播活动在宁化开播。永安结合申报 “中国魅力城市”,借助媒体,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同时,积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媒体,报道我市“十一”黄金周筹备及运行情况,通报旅游市场动态,三明电视台从黄金周筹备开始至黄金周期间每天播放旅游消息,三明日报也定期刊登旅游新闻,及时有效地为游客出行提供实用信息,积极引导假日旅游消费。各县(市、区)也利用媒体覆盖面广的特点,加强旅游宣传。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在中央电视台“请您欣赏”、福建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强档节目播放播出世界地质公园风光,永安市邀请媒体记者采风报道,三明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沙县淘金山景区轮番在三明电视台黄金段播放景区风光。将乐、泰宁、建宁三县分别在高速公路两侧及入口竖立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佳魅力名镇和玉华洞大幅宣传广告进行宣传。永安市在周边县市进行“地毯式”中邮广告投递。

    4、精心策划包装,重点推介乡村旅游产品
    今年以来, 为了科学引导乡村旅游发展,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我市新出台了《三明市乡村游“农家乐”基本要求与星级评定标准》,成为全省乡村游“农家乐”第一个行业标准。 同时,围绕乡村游主题,加快开发乡村旅游产品, 建设建宁县荷苑观赏园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清流县省级温泉地质公园等近10处乡村旅游及生态旅游景点,并以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为龙头,整合我市的自然生态资源、乡村资源、地方特产资源、民俗文化资源,推出“农字号”旅游线路5条。同时,泰宁县寨下山野农夫体验游览区、永安抗战省府吉山水乡古村乡村休闲游旅游区、清流县李家万亩生态园冷泉避暑休闲度假区3处景区参加并入选“海西最具潜力的十大乡村游”票选。

    5、加强安全检查,优化假日旅游环境
    我市旅游部门坚持“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层层落实安全生产和管理责任制,把全市黄金周旅游市场及安全大检查与全省旅游安全“双百”专项整洁活动有机结合,抓落实抓整改,确保黄金周旅游安全。9月19日起,联合市安监、消防、工商等有关部门深入三明宾馆、列东宾馆、三元格氏栲景区、沙县淘金山等旅游企业,开展安全设施、消防设施检查,并对存在的旅游安全隐患发出整改通知书。我市各地还层层建立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完善景区安全警示标志;重新维护星级饭店消防设施和监控设施,落实重点部位责任制,促进整改单位及时整改到位。为进一步提高旅游企业安全员应急救护能力,节前都举办了全市“旅游安全紧急救护演练及新版旅游责任险宣贯培训班”。针对“五一”黄金周暴露的交通、运力等问题,泰宁县还制定了周密细致的旅游交通挑选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旅游安全监管,开展对游船、竹筏、旅游车辆、旅游公路险要地段的安全大检查。强化旅游船、排工、导游、旅游车驾驶等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并对家庭旅馆不安全设施、隐患进行整治。黄金周期间,全市旅游安全无事故。同时,与市物价局联合开展 “价格服务进景区”活动,进一步增加价格透明度,规范景区收费,提高社会监督能力。

    6、加强教育管理,开展旅游文明活动
    为落实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部署“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通过三明日报、三明电视台先后在黄金周期间刊登播放市文明办、市旅游局倡议文明旅游活动公告、《关于在全市开展遵守旅游文明行为公约,深化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国内旅游文明公约,以及公开亮相不文明旅游行为。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加大文明旅游的宣传力度,引导和教育游客自觉提高文明意识,引导游客文明旅游,营造和谐的假日旅游氛围。

    7、做好节日值班,及时解决投诉案件和突发性事件
    我市各级旅游部门对节日值班做了专门部署和要求,强化值班制度;公布了投诉电话,开通了24小时旅游投诉电话;黄金周期间,联动“110”,启动“旅游投诉直通车”和市、县(区)二级旅游质监服务联动网络,深入景区点、旅游企业,及时受理旅游投诉,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同时,每天安排专人收集旅游市场信息,统计全市旅行社组接团人数和宾馆住宿率预定和接待情况,及时向省假日办和市委办信息科反馈信息动态,协助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做好向全国假日办预报旅游信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