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海峡旅游:让闽东迈出“深闺” 孕育经济强市(图)

来自:采编福建旅游之窗 fjta.com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92



      资料图:10月17日至18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借参加“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成果展览”之机,前往著名风景旅游区福建周宁鲤鱼溪考察,对那里纯朴的乡风民俗、人鱼和谐的景象给予充分肯定,她表示希望当地政府进一步搞好规划,加强环境保护,加快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高燕树)

      中新福建网宁德十一月十四日电(高燕树)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下发《福建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宁德市被揽括于两大特色旅游带和四大旅游产业集群之中。

其中,东部的蓝色滨海旅游带北起宁德,经福州、莆田,至泉州、厦门、漳州,优先建设“四岸、四岛”(即泉州黄金海岸、厦门假日海岸、宁德绿色海岸和福州阳光海岸,以及鼓浪屿、东山岛、湄洲岛和平潭岛),形成海上、海岸、腹地三大旅游产品系列,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历史文化、都市体验四大旅游产品类型;闽东旅游产业集群以福州为中心,以三坊七巷、船政文化、昙石山文化、妈祖文化、畲族文化、白水洋、太姥山、三都澳等为重点,主推休闲旅游、文化旅游、温泉旅游和生态旅游等专项产品。对于这个几经苦苦追寻旅游业发展之路的经济欠发达的闽东宁德来说,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地处福建东北沿海,俗称闽东的宁德市,介于中国大陆黄金海岸线中段和西太平洋航线的中点,介于中国最发达的长江和珠江两个三角洲中心地带,介于福州与温州两个发达城市中间,与台湾隔海相望,区位显要。

然而,过去,由于南北大山的阻隔,交通滞后,这里成为中国的一个成片欠发达地区,被经济学家称为中国沿海经济的“断裂带”。所幸的是,不甘于贫困落后的闽东人,奋起打开山海之门,走出了“深闺”,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势头,逐渐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据宁德市旅游局副局长侯志强介绍,今后五年,该市将重点打造福宁高速公路“宁德国家海滨风景道”品牌。
                      
  挖掘资源造品牌      
  
  闽东旅游资源丰富,在区位、生态等方面具有许多优势,具有山海奇观、宗教文化和畲族风情三大特色旅游品牌。太姥山早在1988年就列入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屏南鸳鸯溪是全国唯一的鸳鸯与猕猴自然保护区,支提山、九龙漈瀑布群、柘荣东狮山、古田翠屏湖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屏南白水洋景区是福建省八大旅游品牌之一,因其奇特的地质地貌现象而被誉为“天下绝景,宇宙之谜”,被列入省地质公园行列。作为福建省唯一入围“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的由宁德市白水洋、鲤鱼溪、嵛山岛、三都澳等景区组成的旅游线路“闽东北亲水游”,是在长达七个月的活动中,通过观众短信投票、网上投票及专家评选,从全国数千条线路中脱颖而出。它也是福建省唯一一条入选的旅游线路,被许多专家们公认为一条集山海川岛等旅游元素齐全的新线路,目前已进入全民投票阶段。
 
  提升形象强素质
  
  宁德市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多渠道、全方位开展闽东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提升闽东旅游在国内外形象。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太姥山旅游文化节,邀请省内外客商和旅游界同仁1000多人参加活动,特别把“长三角”客源市场的旅行商请到宁德来考察、踩线,进一步加强了区域合作。2004年8·18在屏南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白水洋文化旅游节,激活了以白水洋为龙头的山区绿色生态旅游线,产生拉动效应。十一黄金周,这条旅游线十分活跃,接待游客量达4万多人次,同比增长50%以上。同时,以太姥山为重点的沿海县(市、区)旅游整体规划和太姥山、杨家溪、鸳鸯溪、翠屏湖、三都澳、东狮山、杨梅洲、白云山等重点景区规划已经形成,部分进入详规和修编阶段。至此,宁德市旅游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跳出“深闺” 谋发展 
  
  同三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为宁德市开展区域旅游经济协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市场共推、共谋发展”的原则,宁德市扎实开展旅游区域合作,建立了福温宁三市旅游协作机制,促进了闽浙两省旅游的交流与协作。2005年4月,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考察促销团,沿着同三线高速公路北上,经温州、台州、瑞安、杭州、上海,一路宣传闽东,并在上海市举办“宁德新兴港口城市招商暨旅游推介会”,推动闽东旅游与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旅游市场的对接。
 
  宁德市旅游经济呈现出强劲、快速、健康增长势头,已成为该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04年,该市旅游接待人数突破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5%和20%以上。这是宁德市充分发挥沿海高速公路开通对旅游产业的拉动作用,突出生态品牌打造、资源整合、项目招商、人才培养、市场拓展、规划制定的成果。
  
  据了解,现在来宁的游客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一是从省内、周边游客为主开始向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旅游市场拓展,对接“长三角”旅游市场取得显著成效。二是温福宁旅游协作进一步加强,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线的太姥山、雁荡山、鼓山为主景区的两省三市区域旅游线路。三是自驾车旅游者明显增多,市场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四是入境旅游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港中旅开始组织包机到闽东旅游,以香港为窗口的新马泰、港澳台客源不断增多,日本“空海入唐之旅”组团量增加。
                  
                    
  规划蓝图繁荣旅游经济
  
  据业内人士称,每年的黄金周,闽东直接和间接从事旅游的人员达10万——20万人次。“十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270万人次,年均增长20%;国内旅游收入64.3亿元,年均增长25%。2005年,全市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4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6.5%。  
 
  据规划,到2010年,宁德市接待入境旅游者10万人次,年均增长20%;接待国内旅游80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2亿元,年均增长20%和22%。旅游总收入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17%,旅游业将成为全市重要支柱产业。
  
  据了解,今后5年,要重点推出福宁高速公路“宁德国家海滨风景道”品牌,启动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及其周边城市的市场,推出闽东节假日游、黄金周旅游热线。与铁路等相关部门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创办宁德逍遥自驾游项目,开拓长三角及其周边城市的自驾游市场。组织旅行社到浙江、上海等重点客源市场开展促销活动,推销宁德旅游产品。“一轴两带三区”是“十一五”规划的核心内容。一轴即国家海滨风景道;两带为蓝带和绿带,蓝带是以东部沿海的港湾、海滨、海岛及海水等以蓝色海洋依托的海洋旅游度假带;绿带指内陆地区,以白水洋、支提山、鲤鱼溪、古村、古廊桥、翠屏湖等山水文化为主打品牌的绿色山水生态旅游带;三区包括环三都澳海滨游憩度假区、泛太姥旅游度假区和大白水洋生态文化旅游区。
  
  目前,建设以福宁高速公路为主轴的国家滨海风景道工作进展顺利,最终将使宁德成为全国唯一的具有独立风景道系统的旅游城市。 
  
  2006年11月9日至10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专程赴宁德市考察旅游工作,着重了解屏南白水洋景区的建设情况。他表示,国家旅游局将采取措施支持宁德的旅游事业发展尤其是白水洋景区的建设,支持白水洋发展成生态型旅游区,逐步把白水洋列为国家旅游局重点对外宣传的地区,打造白水洋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品牌。他指出,宁德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要打好“海洋牌”,发展“渡假旅游”。这无疑又为正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闽东注入一支兴奋剂。

得天独厚独的旅游资源蕴藏在闽东大地,闽东也因为这些名胜古迹的点缀而秀美多姿,如今,闽东人要迈出百年“深闺”,向更广阔无垠的天地寻求未来,而蓬勃兴起的旅游经济将给闽东一个坚实的支点。(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