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宅家闷得慌,不如志愿邻里帮!” 一天时间,上海市新增1.4万余注册志愿者
14694人!这是从3月20日12时到21日12时一天时间里,“上海志愿者网”新增的注册志愿者人数。
这两天,一篇“上海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操作指南”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吸引大批市民热烈响应。“与其宅家闷得慌,不如志愿邻里帮”,在这场必须打赢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闻令而动,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形成了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的强大合力。
3月3日以来,“上海志愿者网”已新增注册志愿者4.2万余人,全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在“上海志愿者网”发布2048个“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招募上岗志愿者50140人,累计服务57万余小时,人均服务时间超过11.3小时。
火速集结,汇聚疫情防控合力
“各位,明天在精武体育馆再次展开核酸检测,现急需招募志愿者补充岗位,请各单位支援我们!”一条曲阳路街道招募志愿者的公告刚刚发布不到1分钟,微信群里就“炸开了锅”:“算我一个!”“我这有3个人!”“如果明天我解封了也算我一个”……短短几分钟,就有近20名志愿者响应号召,次日便投入新一轮志愿服务。
全市广大志愿者与基层一线工作者一道,迅速集结、各显其能,成为基层社区的“第一响应人”。
这些天,上海扩大筛查覆盖面,检测人手不足一度成为制约核酸检测能力提升的瓶颈。不少生物医疗科技工作者、医学生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申请成为志愿者,首批318名高校志愿者已前往上海各区支援。在“紧急招募30名核酸检测工作志愿者”通知发布后不久,宝藤医学检验所就收到大量报名,短短4天里,检测能力就从每天6万管提升到18万管。
原本在城市间穿梭的外卖小哥,也成为了防疫志愿者。徐汇区的“95后”外卖小哥安庆辉被意外隔离在送餐小区后,主动报名当防疫志愿者,协助医护人员告知居民核酸检测流程及方式,并提供帮助、维持秩序。成为志愿者的当天,第一轮核酸采集完成已经凌晨两三点,“虽然辛苦,但心里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在校园里,学生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开启第一轮核酸检测当天,500余位志愿者不到10分钟就响应号召,站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打包好盒饭、餐具,确认过饭菜份数,拎起袋子递出去,华东理工大学的送餐志愿者每天要重复这些动作数百次。志愿者群里,“可以准时送达”、“已到岗”的应答此起彼伏。
3月初以来,全市各级志愿者协会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调配力量,通过“上海志愿者网”、“上海志愿者”小程序或线下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开展报名工作,强化供需对接,确保志愿者随时随地注册、最快完成认证、最便捷搜索到适合参与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
目前,全市依托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服务平台,共发布“疫情防控物资配送”、“疫情防控储备志愿者”等资源供给8997单,“社区消杀志愿者”等资源需求335单,完成1863项资源供需对接。
哪里需要,哪里就是战场
不久前,小学一年级的王杨子晨在学校参加核酸检测,发觉一位“大白”的声音很耳熟,走近后发现竟是一周没见的妈妈——公利医院骨科医学部护士长杨晨。杨晨和爱人是一对“90后”抗疫夫妻档,她坚守在不同的核酸采样点,丈夫则是一名基层干部,连日来穿梭于不同的社区。
根据基层一线实际需求,全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落实落细服务,组织发动广大志愿者投入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包括排查登记、测温验码、秩序引导、核酸检测、物资配送、心理疏导、防疫宣传、信息辟谣、外语翻译等。
早上7点不到,一筐筐蔬菜等物资从超市被送到徐汇区永嘉路492号嘉园。作为“宝怡乐”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孙鸿银前一天下午就已经联系下单,与团队成员们一起分拣打包,挨家挨户送上门。“街道要闭环管理核酸筛查,老人们没办法出去买菜,也不会网购,我就想着给她们送一点菜过来。”一早就等在家中的老人们激动得连连道谢。
“请保持一米距离”,“请出示行程码和随申码”,“请您配合测一下体温”……在虹口区中科润达核酸检测点,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志愿者殷仁俊正带领“大爱无疆”志愿者团队,与医护人员一道引领市民有序完成核酸采样。多日来,志愿者们每天奋战14个小时,还主动认领了快递架的维护消毒工作。“一线抗疫,我们有责。社区工作人员为防疫连日奔波,我们也愿多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携手互助,解决好心人后顾之忧
当志愿者们为守护城市平安勇敢“逆行”时,也有更多的人为他们献上关爱与祝福。
“你们的父母在战疫一线奋斗,他们放弃了休息,用大无畏和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守护着我们这座城……希望你们在家认真学习,让父辈在一线安心战疫……”这些天,一封封慰问信、一袋袋防疫爱心包送到了金山区朱泾镇一批“特殊”的孩子们手中。这些“宅”家上网课的孩子因父母投身一线抗疫工作而得不到陪伴,却收获了来自朱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阵地志愿者们的呵护。
“你们安安心心在前线奋战,剩下的交给我们!”本市中小学调整为线上教学后,朱泾镇立即启动“助学战疫”计划,对父母长辈支援抗疫一线、孩子由老人看护上网课或无人看护的家庭进行排摸,安排志愿者上门指导、走访送物,或远程辅导,同时关心照护老人孩子的生活,解决“大白”们的后顾之忧。
为确保志愿者安全,本市也在不断强化物资保障、培训指导与保险保障。市志愿者协会已协调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为疫情防控志愿者免费提供最高赔付50万元的“守护志愿者”特定保险,志愿者还可在线申领“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证书”。
前些天,一辆载满食品物资的大货车抵达上海,物资被陆续送到奋战一线的医务人员、志愿者等防疫工作者手中。“一线防疫工作者们非常辛苦和不容易,忙碌过程中经常没时间吃饭,更别说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了。”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一家热心企业主动向市志愿者协会和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捐赠了近2万份自热、快煮食品。昨天,相关部门向浦东、长宁、杨浦、普陀、青浦、奉贤、金山等区配送自热火锅等食品1600余份、饮料1.5万瓶,并筹集雨衣1600件备用。
这几天申城气温骤降,得知支援宝山兰卫医学中心的核酸检测志愿者缺少保暖装备,宝山区文明办一小时内就将100件长袖夹克送到志愿者手上。
在徐汇区,有市民在微信里留下这样的诗句,向抗疫一线的人们致敬:“因为有这束光在前方闪烁,我没有倒下也没有退却,因为我知道,美好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