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一段上海医护人员破皮的手的视频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视频中,这只手的大拇指指腹的皮破了好大一块,食指指节上也有一个破皮水泡。此外,每个指尖都有皱起、泛白。近期,上海又有一批逆行的战士们穿上“大白”,为完成核酸检测任务早出晚归、通宵加班。记者昨日找到并连线了这只手的“主人”——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检验科分子组成员、95后“新手”技师罗嘉俊。
“没想到我的一双手会引起大家这么多的关注。”罗嘉俊回忆道,当晚,一万余份核酸检测标本送达医院,需连夜展开核酸检测工作。经历8小时不间断拧盖、加样后,他已经感觉双手酸痛麻木,甚至有些抽筋。“换手套时,我才发现,手上的皮已经破烂不堪。可时间不等人,再难我们也要上。”换上了新手套后,罗嘉俊和同事们继续在组长的带领下,鼓足干劲一直干到天亮,终于把所有核酸标本“清除完毕”。
检验科分子组原本仅有8位技术人员,七院动员了全科力量及行政部门力量共同支援。“小罗原本负责的是急诊核酸检测任务,单日样本量比较可控。但‘破手’的那天,忽然接到了万管‘大单’,我们紧急重新调配人手,全员‘参战’。”罗嘉俊的师傅、检验科分子组组长徐正说,“他还是名‘新手’。”在“老前辈”的眼里,做检验,“新手”们的手都会破,不过近些日子,从每天约5000管的核酸检测样本猛增至五六万管后,哪怕是徐正这样的“老手”,也免不了破皮。
罗嘉俊说,视频“出圈”后,不少亲朋好友都关心自己的伤势。“请大家别担心!我年纪轻、恢复快,伤口已经愈合,正加足马力完成核酸检测任务。”医学检验科主任陆志成说,“样本数从一千、五千到一万,再到如今的五六万之多,全体人员都在加班加点,24小时轮流转动,希望能让市民以最快速度回归正常生活,得以解封。如果加厚手套,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双手,但也会影响效率,大家为了尽早完成核酸检测任务,宁愿牺牲自己的手。”
“还有很多医护人员和我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加班加点,全力完成本次大规模筛查。希望大家拿到核酸检测报告以后,对我们多一些理解和支持,我相信,上海一定会尽快战胜疫情,迎接春光。”罗嘉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