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动态清零”符合中国国情和科学规律

来自:北京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78
  原标题:国新办发布会介绍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动态清零”符合中国国情和科学规律
  3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作出一系列重要的指示批示,强调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疾控局针对近期全国局部地区发生的多起本土聚集性疫情,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疫情重点地区的防控指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要求,从严从实开展防控工作,坚决采取更加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力争尽快有效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为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全球本轮疫情近期不会结束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介绍,这次疫情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是从2021年12月开始,全球新冠肺炎进入了第四波流行高峰,已连续11周,每周报告病例数超过1000万,目前仍然处于高位流行水平。
  二是近期全球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别是BA.2亚分支,较以往病毒株的传播性和隐匿性都更强,早期发现难度更大,疫情处置、控制的难度更大。
  三是2022年2月下旬恰逢我国春节假期结束、学生春季学期开学、企业工人复工等等,带来了人员的大规模流动,加之会议培训、婚丧嫁娶等各类人员聚集性的活动增加,可以说成为了疫情的“传播器”和“放大器”,导致疫情迅速扩散,甚至是跨区域传播。
  四是有的地方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症状轻、流感化,思想松懈麻痹,有“歇歇脚、缓一缓”的心态,各方面准备不足,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放松了要求。
  王贺胜介绍,经专家分析研判,全球本轮疫情是高位流行,而且近期不会结束。我国仍将持续面临同时段多地发生以奥密克戎病毒株为主的疫情防控局面,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复杂。结合本轮疫情的这些特点,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升监测预警的灵敏性,健全多点触发的监测机制,切实提高疫情的“早发现”能力。
  
“动态清零”的影响是短期、有限的
  “动态清零”是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总策略的前提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防控做法。“动态清零”的目标是追求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我国的防控实践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王贺胜认为,在评价防控成本和效果时,一般有四个评价维度。
  一是防控成本和防控效果,即花费了多少成本,减少了多少感染、多少重症、多少死亡。
  二是成本效率,即控制和扑灭疫情的速度。
  三是成本效用,也就是通过动态清零、精准防控,我国保证了绝大多数地区、绝大多数民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减少了因疫情带来的不便,乃至心理等健康问题。
  四是成本效益,也就是防控成本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这方面要算大账、算动态账。事实证明,“动态清零”做法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科学规律。尽管“动态清零”的防控措施会对部分地区的生产生活带来一些影响,但这些影响是短期的、范围是有限的。
  
全国87.85%人口全程接种疫苗
  截至3月17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2.1377亿剂次,接种总人数是12.7347亿,完成全程接种人数为12.3957亿,占总人口的87.85%,完成加强免疫接种6.4468亿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介绍,全程接种、加强免疫接种对于老年人特别是对于高龄老年人是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的,还要继续加大力度来推进。属地可以用网格化方式,做好老年人接种的组织实施工作,行业主管部门在系统内也可针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养老院等重点场所积极开展动员,做到条块结合,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还可以利用流动接种车等设备,设立临时接种点,减少老年人往返的路程,多开设老年人接种绿色通道,减少等候时间,根据老年人需要做好各种场所布置,为老年人接种尽可能提供便利。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介绍,第九版诊疗方案的修订并不意味着防控政策的放松,各地仍然要慎终如始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践研究证明,在恢复期的患者,Ct值≥35时,样本中分离不出活病毒,这意味着已经不具有传染性。她还提到,居民购买自测抗原检测的产品不需要备案,一旦自测发现阳性以后,要及时向属地社区报告,社区要安排专门车辆将其转运到具有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进一步确认。(李如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