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田间春菜一茬茬长势正旺,但上海市民因隔离封控不能出去买菜 生态岛“第一菜农”当上对接员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707


  “什么?你开始卖菜了?转行当菜农啦?”
  这几天,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龚霞的手机上收到了不少朋友的关心短信。一切源于她的一条朋友圈:“各位朋友,这段时间,谁要采购蔬菜的,可以随时联系我!我们有合作社专送。”配图是三种蔬菜,分别是绿油油的青菜、水灵的芹菜、饱满的大白菜。三张图片下面用“大拇指”表情留言的人不少,用“垂涎欲滴”表情留言的人也很多。
  “崇明是上海的菜篮子,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就是生态岛的‘第一菜农’。疫情期间,我们乐意为全市人民竭诚服务,提供优质农产品,送上来自生态岛的温暖!”龚霞说。
  “供需两端都旺盛”
  发这条朋友圈之前,有不少市区的朋友向龚霞咨询送菜事宜——有的人是被隔离、封控,不能出去买菜,还有的人是怕菜场人太多,不太敢去。“另一方面,崇明不少合作社的田间地头春菜长势正旺,一茬一茬地冒出来。供给端和需求端都很旺盛,我作为‘第一菜农’,正好当个对接员,把好的蔬菜从田间地头送到更多市民的餐桌上。”
  这条朋友圈发出后,龚霞的手机就被要求送菜的信息“轰炸”了,不到一小时就有上百条留言和私信。有人马上留下地址、联系方式和送菜需求,请求安排合作社送菜;工商银行、中建八局等企业的工会负责人也纷纷联系龚霞,咨询如何团购蔬菜;静安、长宁、闵行、徐汇等中心城区的相关负责人也开始和龚霞接洽,对接送菜事宜。“来者不拒,所有的需求我都一一记下了,后续会和同事们一条条处理,争取用优质蔬菜让朋友们满意!”
  当“第一菜农”,自然要走进田间地头。日前,龚霞就来到了位于港西镇的上海王波果园专业合作社,看到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打包蔬菜,每份50元的宅配礼包内有小青菜、杭白菜、芹菜等10个品种,将通过合作社的车队有序发往市区。据了解,合作社里种了2000亩蔬菜,目前每日向封闭管理小区配送700余份蔬菜礼包。“接下来还要向长宁区配送2000份蔬菜。为了让更多市民吃上放心菜,我们加班加点也要干!”负责人王波说。
  “一定竭尽全力配送”
  “调研过程中,我留意到一个细节:这段时间,有的生产基地在打折卖菜。我觉得这点很硬气!给他们点赞。”龚霞告诉记者。
  位于中兴镇的万禾有机农场,就是打折卖菜的农场之一。农场创始人黄震告诉记者,农场最近推出了两种包含有机蔬菜、崇明大米、散养鸡蛋和散养鸡鸭的“工会福利套餐”,售价从原来的256元、512元“腰斩”至118元、258元。“我们压根没想靠这种产品盈利。”
  黄震告诉记者,最近一两周,农场的蔬菜供应量几乎翻了一倍,从每日供菜约10吨提高到了近20吨,品种有生菜、西兰花、茼蒿等。这些菜中近八成为定向种植,供应给盒马鲜生和叮咚买菜等,由这些生鲜电商组织运力,将蔬菜送到千家万户;剩余的二成左右蔬菜则直供万禾有机农场的会员客户。“目前,我们的活跃客户有近3000个,大部分集中在上海市区,大多数客户两三天就需要送一次菜。”为了送菜,黄震统筹调配了农场的人力资源,在做好必要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安排了不少员工组织送菜。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一菜农”的一条朋友圈,激起了不少农场主的“斗志”。
  “只要市民有采购需求,我们一定竭尽全力配送!”近日,上海建星蔬菜专业合作社对接嘉定区某封闭管理小区,送去了300份爱心蔬菜,保障小区居民的基本生活。上海建星蔬菜专业合作社位于建设镇,面积约500亩,以青菜、杭白菜等绿叶菜为主栽品种。“近期,我们的快递量明显增长,发货频率直线上升。”合作社负责人李腊梅介绍。
  崇明区农业农村委蔬菜科科长陈丹告诉记者,目前崇明全区蔬菜种植面积约8万亩,签约规模化蔬菜基地43家,全区绿叶菜上市量日均500吨。“我们正积极组织全区规模化蔬菜基地、种植大户加大上市力度,确保蔬菜市场供应稳定,同时强化蔬菜田间管理,引导蔬菜基地科学安排种植茬口,选择速生型品种进行种植,确保产量稳定增加、质量安全可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