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沪郊合作社、农业企业及商超等加大供应力度,满足上海市民需求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51


  近期,上海市对重点区域开展核酸筛查,一些小区相继采取封控措施。有不少市民反映,“下单买菜时收到配送运力已满提示”“点开买菜平台发现不少菜都没了”……针对这一情况,上海沪郊合作社、农业企业以及商超等正加大供应力度,并“直接下场”开启直送,让市民在生鲜电商平台之外,多了采购新鲜食品的渠道。
  蔬菜直送上门
  青浦的上海太来果蔬专业合作社田头,从凌晨3点半开始,就是一番忙碌景象,社员们在田头忙着采收、挑拣和包装等。昨天,200多份蔬菜套餐从这里送往上海各个点位,摆上市民的餐桌。
  “现在是蔬菜生长的好时候,田头菜量供应充足。”太来合作社理事长王印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共有1000多亩种植基地,日供蔬菜量12吨至15吨,较以往增长了约30%。
  记者注意到,这一次合作社准备了5种类型的蔬菜套餐,达到一定起送份数后就可以直送到居民小区门口。除了生产基地种植的蔬菜,套餐里还有肉禽蛋类,品种较为丰富。
  “如果订单进一步增长,管理层人员也都会跟进,尽全力保证市民的蔬菜供应。”王印说,“保供不是为了挣钱,作为农企,一直以来享受着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国家的优惠政策,在抗疫的特殊时期,希望发挥我们的作用,为上海抗疫出一份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市田头菜量总体供应稳定。根据市农业农村委数据,3月17日蔬菜在田面积25.6万亩,其中绿叶菜14.5万亩;蔬菜日上市量4607吨,其中绿叶菜3181吨。据定点监测,青菜批发价为1.27元/斤。
  为了缓解市民的买菜难,像太来这样开启直送的合作社及农业企业还有不少。他们纷纷推出应急农产品套餐和配送服务,把菜送到市民家门口。比如金山区农联会积极协调合作社,以“鑫品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主体,紧急上线线上蔬菜购买小程序;“我嘉生鲜”开通嘉定地产农副产品直送到社区的绿色通道,以优惠价推出“蔬菜防疫礼包”,可通过社区团购、线上下单、农场直送的方式购买。市民还可关注上海三农或者涉农区官方公众号,获取相关信息。
  打通最后几公里
  当社区进行封控管理,附近的商超等业态同样是打通最后几公里的关键。
  光明食品集团所属农超集团启动疫情防控紧急预案,建立重点保供商品目录,利用农超集团信息系统大数据对疫情旺销商品进行梳理,建立重点保供商品目录。
  “我们加强了防疫民生商品备货,特别是生鲜类商品,充分依托光明食品集团产业链、供应链生态,计划粮油商品、蔬菜水果、肉类等较日常增加10%—15%的周转库存量,确保供应的稳定。”农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考虑到封控期间市民无法出门,有农工商超市主动与所在居委街道沟通协商,通过线上社区群收集居民需求。收到订单后,门店盘点库存查看是否需要调拨,再与区域经理、超市中心取得联系,快速将物资分配到店。
  随着门店备货需求急剧增加,物流工作量也在成倍增加,农超集团所属好德物流决定“主动隔离”——不出园区、不流动、不回家。为确保物流24小时稳定运作,大部分员工主动选择留宿单位。“每天高饱和工作结束后,就地打地铺,办公室、休息室、调度室都成了临时寝室,货车驾驶员们直接睡在了驾驶室里。”
  “奶瓶子”也是市民每日所需。上海人熟悉的光明乳业,不少员工因配合防疫,封闭在临时管控社区中。数万份光明牛奶面临没有送奶员配送的困境,配送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另外,部分小区因临时管控,也致使送奶员无法把牛奶送到居民家门口。
  为此,光明乳业第一时间安排随心订平台管理团队前往各区奶站,统筹安排可出动的送奶员紧急集合,调整配送路线,加班加点,保障配送。与此同时,在全公司招募党员志愿者,加入鲜奶配送队伍中,让牛奶得以按时到达千家万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