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武夷山 市旅游“市场营销年”。这一年,武夷山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打造实力武夷、魅力武夷、人民武夷、活力武夷,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的工作目标, 围绕旅游“市场营销年”主题,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标,创新营销方式,同时 努力构建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经营管理体系,坚持旅游市场营销与行业管理工作两手抓, 全市旅游经济得到快速健康发展,旅游行业呈现九大亮点。
一、旅游接待人数首次突破400万人次大关。
截止到2006 年1-11月,武夷山接待中外旅游者突破 400 万人次,达421.75 万人次,同比增长18.49%。旅游总收入17.65亿元,比增21.56% 。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 16.54万人次,比增19.50%,旅游外汇收入 2713.33万美元,比增22.54%。
二、主景区天游峰首次突破100 万人次大关。
2006 年,武夷山热点景区增势强劲,天游峰单个景点在11 月份就首次突破百万人大关,彰显了强烈的品牌效应和营销成果。
三、旅游专列首次突破100对。
2006 年1-11月,武夷山火车站共抵离旅游列车 6100多趟次,首次突破一百对旅游专列,抵送旅客 76.82万人次,其中旅游专列达122 对,同比增长19.22%和20.16% 。
四、自驾车旅游者突破200万人次。
2006 年,武夷山旅游自驾车市场异常活跃,接待旅游自驾车45.65 万辆次,抵送游客228.25万人次,同比增长26.81%。
五、对台旅游呈现突破性进展。
2006年 5月16日 ,武夷山与阿里山首次实现旅游网站链接,并成功将武夷山纳入为台胞赴闽旅游的三条优选线路之一。 2006 年11 月,武夷山首次登上台湾,实现面对面、零距离向台湾同胞介绍和宣传武夷山旅游产品。2006年 1-11 月武夷山共接待台湾同胞 4.79万人次,增长21.22% ,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暖潮”。
六、老年人旅游市场实现破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中老年人旅游市场潜力越来越大。2006 年,第十届中华不老城暨中老年人文化艺术节在武夷山成功举办。该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数千名中老年人和国内数十家新闻媒体,重新塑造了武夷山是中老年人休闲养生胜地的良好形象。武夷山已成为中华不老城南方基地。
七、茶旅结合,促销方式有新的突破
2006 年,武夷山以旅兴茶、以茶兴旅的宣传促销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以“浪漫武夷,风雅茶韵”为主题的茶旅联合促销相继走进福州、北京、广州、香港、台湾等省市,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武夷山旅游热高潮,国内众多城市掀起了武夷山旅游热。
八、度假型五星级酒店实现零的突破。 2006 年,武夷山高尔夫俱乐部酒店、悦华大酒店两家度假型五星级酒店开业,实现度假型高星级酒店零的突破,为旅游度假休闲市场的发展迈出新的一大步。
九、“百座城市靓武夷”活动声势非凡,有力拉动了市场。在 2006年第三届中国策划大会暨著名策划评选活动中武夷山 “百座城市靓武夷”营销战略荣获中国城市旅游创新奖 (全国共有七个城市获此殊荣,武夷山排名第二 )
一年来,武夷山旅游能呈现九大亮点,一方面得力于武夷山相继开展、实施了“百座城市靓武夷”等营销战略,开展了一系列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广泛影响的大型活动。 今年以来,按照点、线、面三结合的原则,武夷山对航班抵达的重点城市、铁路沿线城市及500-1000公里 范围内的自驾车旅游客源城市,实施“百座城市靓武夷”营销活动,政企联动先后完成对“东南西北中”五大区域的以港澳台、珠三角、长三角等境内外100 多座城市持续的、全面的、有效的市场攻坚,有效地展示了“世界双遗产—中国武夷山”的整体形象,使武夷山大扬其名,在国内外产生很大的影响,有效地拉动了市场。 除了实施“百城营销”(百座城市靓武夷)外、还采取了 “借力境外”(拓宽市场)、 “茶旅联动”(打造市场)、 “节事活动”(活跃市场)、“区域合作”(共推市场)、“网络促销”(赢得市场)、 “乡村旅游”(扩大市场)等发展措施。另一方面,在于武夷山坚持不懈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净化旅游市场秩序,使武夷山旅行社实力不断增强、旅游酒店的档次不断优化、导游员队伍的素质不断提升,全年涌现4家“全国百佳旅行社”、两家新评五星级酒店、 五星级导游员 杨少勇还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优秀导游员”称号,并 代表南平市进京参加全国导游大会受到吴仪副总理的接见;武夷山市旅游局局长余泽岚也被省旅游局推荐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个人”。一年来,武夷山没有发生一起大的旅游投诉,据对游客的抽样调查统计,游客满意率达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