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西城区:“双减”过后 感受寒假新乐趣

来自:北京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16
  2月21日,北京市中小学生迎来开学日,“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结束了。在这个假期里,孩子们过得快乐吗?是否从快乐中汲取到了“成长的养分”?走访区图书馆、月坛公园等活动场所后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在寒假走出家门,去运动场所快乐锻炼,去各色书店自由阅读,去大自然中感受体验其无穷无尽的美丽、奥妙与乐趣。
  传统文化伴寒假
  “这个寒假,我体验了‘国潮非遗’布老虎纸浆画制作、手工绢人制作、剪纸等,让我对传统文化又有了新的了解,我也把这些写进了我的寒假作业。”梦然今年9岁,是我区的一名小学生。今年寒假参加了区图书馆举办的多场活动。除此之外,还多次去什刹海、北海的冰场滑冰,她觉得这个寒假过得很充实。
  “双减”政策实行以来,我区积极动员高校、科研院所、家长委员会、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区图书馆利用本馆资源,结合中小学生寒假时间,从1月中旬至2月底精心设计了不同形式的活动供孩子选择。
  “寒假活动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传统文化手工制作,另一部分是少儿读书讲座。”区图书馆少儿部工作人员说:“传统文化手工制作包括手工绢人、中国结、花灯等;少儿读书讲座主要讲解了经典名著《三国》选段;另外还有小馆员、图书馆理员等培训活动。从统计的数据看,截至目前,寒假期间到馆人次2500人,较去年同期到馆人次增长70%,寒假活动20场,参与人次4452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4%。”
  张女士是一名学生家长,从孩子上小学就经常带孩子参加区图书馆活动,她说:“‘双减’后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更加灵活、有内涵,与此同时,家长焦虑减轻,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带孩子参加图书馆、社区的活动。从长远看,这些活动让孩子的眼界更宽了,知识面也更广了,学到的知识也不仅仅局限于语数英的文化课了。”
  
孩子“动”起来了
  “寒假期间,每天早晨8:00妞妞就已经吃完早饭,要知道如果在以往的长假中,她都是要睡到快中午的。”妞妞是我区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奶奶说,这个寒假,妞妞大部分时间都在月坛体育中心综合馆里学篮球。
  “她喜欢打篮球,也是学校篮球队的一员。为了在寒冷大风的天气中也能打篮球,妞妞积极要求我们给她报了假期篮球班。孩子的补习班少了,就有更多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妞妞爸爸说,春节假期还带着妞妞去京郊滑雪场体验了两次滑雪。
  “这个寒假,体育运动显然成为学生的‘标配动作’,据了解,不少健身房的青少年体适能私教班、篮球培训班、游泳培训等辅导项目,报名的孩子较之往年都至少翻了一倍。”狄娜体育相关负责人说,这家成立近15年的体育项目服务企业经历了从“双减”之前的主动招生到“双减”后学生主动上门学习的变化,“一般冬季是体育场馆的淡季,这个假期却不一样了,参加篮球训练队的6-12岁孩子明显增多,比去年同期大概提升了1/3。‘双减’政策重新唤起了家长对体育运动的重视。”
  走出家门感受大自然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24节气短片惊艳世界。这个寒假,自在博物书店阜成门店带领小学生走进月坛公园,观察植物,在大自然中感受冬天。
  工作人员介绍:“我们以‘冬天的生机在哪里,植物是怎么过冬的’等植物为主题,在月坛公园带孩子们观察植物。回到自习室后,我们再带孩子们以观察和收集的植物为基础绘制自然观察笔记,并制作一年12月的自然主题台历。”
  张同学虽然只有小学三年级,但已是自在博物书店的“常客”了,在这里,他学到许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在爸爸的带领下,我从小就学着观察各种花草植物。这个假期没有太多作业,我可以尽情观察大自然。爸爸妈妈平时得上班,我就来这里看看书,还能跟小伙伴们一起在植物专家的带领下走进公园观察大自然,感知一年四季。”“‘双减’后,来店里看书的孩子增加了许多,跟着参加户外活动的孩子也多了起来。”书店工作人员介绍道。
  “双减”后的第一个长假,对孩子们来说,少了被动的补习班,多了主动的兴趣活动。让寒假回归本质,家长同学们都说,这样的假期比只有刷题的假期有趣、有意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