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目前上海全市数据核心企业突破1000家,核心产业规模达2300亿元,复合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记者从上海数据交易所获悉,继去年11月25日正式揭牌并实现首批挂牌交易以来,上海数交所又于近日完成了第二批20个数据产品的挂牌,挂牌主体和数据产品呈现积极踊跃和多元化的特点。
“相比酝酿已久的首批挂牌数据产品,第二批数据产品表现出了更大的市场自主性,挂牌主体涵盖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等各类所有制企业,行业维度也愈发丰富,在首批挂牌的交通、金融、能源等八大类基础上,又新增了商贸、地产等多个新领域。”上海数据交易所副总裁卢勇说。
许多前来挂牌的企业,其数据意识强烈,启发了数据交易新的增长点。比如,一家钢铁交易平台,深度挖掘出了钢铁贸易的活跃程度及特点,希望提供给地方政府和企业,用作区域经济研究和企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另一家数据服务机构,积累了各商业地产的业态和消费信息,若叠加地理和支付信息,可为商业决策及推出针对性服务提供更多可靠依据。
据悉,数据产品挂牌前,需要经历严格审核,由上海数交所协调第三方服务机构,对数据的合规性、应用场景等作深入评估,再颁发“数据产品登记凭证”。这张凭证,相当于由上海数交所这个准公共服务机构来背书,以解决数据交易确权难、互信难等常年痛点,由此吸引了不少已交易多年、彼此熟悉的数据供需方转为“进场交易”。
除了推出“数据产品登记凭证”“数据产品说明书”等五大全国首发之外,上海数交所与国内其他数据交易平台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在于“理论与实践并跑”。上海数交所与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正合作推进十大课题,包括数据资产化、数据确权与定价等,同步形成数据交易过程中的理论成果,加强共性问题攻关。
数据交易的繁荣,还需要更多数据经纪、合规、评估、交付等角色参与,即上海首提的“数商”。继前期已签约100家数商之后,上海数交所又计划通过举办沙龙、培训等方式,不断孵化数商生态。卢勇透露,一些数据交易圈内人士已显露出转型数商的趋势,如承建上海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项目的电科智能,其业务正在向交通垂直领域数商延伸。
据市经信委最新数字统计,目前上海全市数据核心企业突破1000家,核心产业规模达2300亿元,复合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