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疫情防控坚持科学精准 提倡就地过节 严控大型活动

来自:北京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13
  原标题:疫情防控坚持科学精准 不搞“一刀切”不层层加码 提倡就地过节 严控大型活动
  在12月24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一系列本市疫情防控措施新调整发布。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明确,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立足首都安全和市民身体健康需要,坚持科学精准,不搞“一刀切”,不层层加码,对首都防控政策措施进行调整,让留京、离京的市民都能安心过好年。
  
减少人员流动 鼓励部分单位弹性休假
  为减少人员流动,本市提倡市民就地过节,特别是不前往14日内有新增本土感染者的县,非必须不前往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如本市出现本土感染者,所在区人员非必要不出京,所在街乡镇人员限制出京。
  对高校学生、务工人员等具有较强出京需求的群体,本市将做好运力保障,推行有组织购票、“点对点”运送等方式,最大限度保障安全便捷出行。有序安排师生离返京,组织师生错峰放假离校、错峰开学返校,假期坚持少聚集、少走动、少扎堆。
  本市还鼓励有生产任务的在京单位推行弹性休假,合理安排调休倒休,引导所属人员错峰离京返京。进返京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14日内有新增本土感染者所在县旅居史人员严格限制进返京,14日内有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旅居史人员非必须不进返京。本市暂不恢复进出京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继续暂停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市民自驾游要谨慎选择目的地。
  
减少人员聚集 家庭聚会提倡不超10人
  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在京举办全国性会议、培训等活动将严格控制。有来京人员参加的,主办单位要加强远端筛查,人员闭环管理。
  本市将严控庙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大型活动;倡导线上团拜,最大限度压减线下年会、联欢会等活动场次和规模;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提倡家庭聚餐聚会不超过10人。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说,首都功能核心区酒店非必要不承办会议、培训等聚集性活动;首都功能核心区酒店继续暂停承办婚宴、生日宴。
  本市还将坚持“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按75%限流开放公园、景区、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美术馆等场所,因地制宜控制瞬时流量。社区棋牌室继续暂停开放运营。商场超市、批发市场、餐饮机构、宾馆酒店等严格落实测温扫码、通风消毒等措施,做好有序排队和场内外客流疏导,适时限流,防止扎堆聚集。宗教活动场所采取实名预约、总量控制、入场检查、分时限流,压减觐香、祈福等活动,严防人员拥挤。
  营业或开放的旅行社、酒店、景区、乡村民宿等要设立临时隔离观察室、备足防疫物资,环境通风消杀,进入文旅场所须体温正常并持“北京健康宝”绿码;员工全员疫苗全程及加强免疫接种,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
  
增强保障力度 24小时核酸检测点扩大
  市民核酸检测服务供给将增加,扩大24小时核酸检测点覆盖面,动态更新发布检测电子地图,尽可能满足市民“应检尽检”“愿检尽检”需求。徐和建说,继续加快推进新冠病苗接种加强免疫,提高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稳妥开展3至11岁人群疫苗接种,保持节日期间疫苗接种服务不断档。
  “两节”期间,本市还将加大网络、电视、广播等文化节目投放,创新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线上参观游览形式,增加冬奥知识宣传、冰雪项目体验、体育赛事直播等内容,丰富市民节日文化生活。
  本市还将加强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畅通物资供应绿色通道,确保价格稳定、供应充足;视情增加公交地铁车次、开行假日专线,科学控制满载率,便捷市民安全出行。各高校、用工单位等要提前掌握留京人员信息,做好生活服务保障和人文关怀。“北京12345”微信公众号、12345市民服务热线将继续发挥作用,方便市民随时获取首都防疫政策及相关便民信息,对反映问题做好接诉即办。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做好‘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筑牢首都安全屏障,守护好我们的共同家园。”徐和建提示,市民要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理解支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用公筷、遵守一米线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李祺瑶 牛伟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