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即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十三五”时期,北京“两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房山区围绕“一区一城”新房山建设,聚焦重点优势产业和重点示范园区,努力探索服务业开放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开放的投资环境。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促进高精尖产业聚集,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为全面推进“两区”建设工作,房山区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强化统筹协调推进,成立工作专班和招商专班,建立项目专员工作机制,与区财源建设专班密切配合,推进“两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深度结合。
建立“两区”项目清单,强化项目梯次推进。按照项目首谈制要求,建立月度沟通协调机制和项目储备库机制。截至目前,房山区列入市“两区”库项目168个,总投资额365亿元。同时加强项目谋划,已形成“竣工一批、续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史河科技特种机器人、航景创新工业无人机等54个项目竣工;京东方生命科技产业基地、嘉民大健康产业园二期等11个项目续建;恒动氢能等17个项目开工。
加强“三单”管理,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对空间资源管理加强监管,梳理全区可利用土地资源、楼宇资源和闲置低效用地。围绕科技创新、金融、人才服务、商业促进、文旅融合等十大领域完善产业配套政策。制定了重点支撑企业、重点扶持企业、重点培育企业、重点孵化平台、重点外资企业五个重点服务企业清单,共计130家。并将重点企业纳入“服务包”体系,定期走访服务。
此外,房山区不断深化政企合作,构建新型政企关系。与中发展集团深度合作,构建具有房山特色的“全周期、一站式、管家式”产业服务体系。共同成立房山区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扶持重点产业高精尖项目落地和发展,引入更多优质产业资源。
借助“两区三平台”积极筹备系列宣传推介活动。组织开展了包括中关村氢能发展论坛、首届全球智能应急装备大赛、北京侨商会“企明星行动”走进房山活动和第六届“创客中国”新材料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并全力推进“两区”建设周年成果转化。在“生态宜居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城——2021年服贸会房山区‘两区’建设项目签约仪式”上,集中签约了农业文旅类、高精尖类、科技金融类等23个项目。
本次服贸会,房山区共参加文旅服务、金融服务和电信、计算机、信息服务等3个线下专题展,形成了50余项成果。一批成果的形成,进一步优化完善房山区产业生态布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两区”建设和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