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昌平区疫情防控工作情况通报

来自:北京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45
  11月4日,北京市召开第256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昌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佟立志介绍昌平区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一是优化重点人员管控流程。
针对重点人员管控,形成“快筛、快检、快转”的“三快”工作机制,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流调工作,确定重点人员行程轨迹,同步对重点点位落实管控措施,进行环境消杀。在转运环节,昌平区成立转运专班,在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刘红梅的统筹调配下,一支由29组车71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市级专业队伍,赴昌平支援转运工作。在接到转运任务时,第一时间对重点人员进行定位,安排“专人专车”进行闭环转运,同时配发N95口罩、手套以及手消等防护装备。大幅压减了转运周期,实现了转运零积压、接收零差错、衔接零障碍,体现了高超的专业能力和崇高的敬业精神。截至11月4日,累计转运重点人员3336人。
  
二是加快疫苗接种进度。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能够加强个体防护,形成群体免疫屏障,是预防控制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3-11岁人员和重点人群的特点,细化接种工作方案,通过敲门行动、电话、微信群、社区宣传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重点引导“一老一小”易感人群主动接种疫苗,组织重点行业从业人员及家人接种加强针。全面启动3-11岁人员疫苗接种工作,昌平区共涉及358所学校和幼儿园,计划12月底前完成两剂次接种工作。截至11月4日12时,昌平区累计接种351.49万剂次,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44.5万剂次,12-17岁9.32万剂次,已接种加强针25.8万人。
  
三是开展市场防疫执法检查。
聚焦测温验码、通风消杀、卫生清洁、佩戴口罩和手套、“一米线”、限流错峰等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市场主体开展执法检查,重点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要求所有进口冷链食品经营主体全部纳入“北京冷链”管理平台,严格执行进口冷链食品“四无五不”防疫工作标准,确保冷链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进一步压紧压实市场主体的疫情防控主体责任。10月21日以来,共检查相关市场主体32996家次,发现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3903家,当场整改2719家,公示868家,关停316家。
 
 四是动员社会力量同心抗疫。
以“聚力昌平,大爱同行”为主题,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区总工会等部门发挥优势,广泛动员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热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抗疫斗争,快速精准链接社会资源,从爱心物资保障、心理健康支持等方面,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精准、暖心、丰富、专业”的支持服务,有效缓解一线人员的工作压力,消除后顾之忧,凝聚起同心抗疫的强大合力。
  当前疫情防控仍处在关键时期,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守望相助,一线同志不惧风险、连续奋战,广大群众识大体顾大局,给予充分理解支持,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牢固防线。
  下一步,我们将做好管控期满,符合条件解除管控的各项工作预案,确保各环节工作按照标准和规定时限有序推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就一定能够赢得这场疫情阻击战的最终胜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