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等部门共同主办的“继古开今 南北对话——第二届大运河非遗论坛”在北京联合大学开幕。作为“2021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的重点活动之一,来自北京市各区以及天津、河北等大运河沿线省份有关单位、高校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共50余位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除了发布《融汇贯通——大运河非遗论丛》第一辑和2021年度“触摸时间——24节气国际文创工作坊”成果外,还成立了“传统表演艺术社团”,来自西城区的北京琴书王树才、岔曲路晨两位传承人被聘为“传统表演艺术社团”的校外导师。在演讲环节,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章宏伟,苏州大学教授周秦,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朱利峰分别进行了演讲。
在活动的交流分享环节,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围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为突破扩大原材料供给及人才储备;以营造非遗保护合理产业布局为核心丰富非遗“全域”产品生产、供给;以正确把握“非遗文创”为提升带动非遗消费;以挖掘非遗老字号企业文化为代表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为目标的非遗产品创作、生产、销售为有效途径等方面进行了主题分享。
近年来,西城区非遗保护体系日益完善,构建了“一中心+三基地”多层次的非遗保护传承格局,区非遗保护中心和非遗展示基地、非遗传承基地、生产性保护基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非遗传承活动广泛深入,通过开展非遗传承进校园、非遗服务进社区活动,对濒危项目的传承志愿者招募参与传承工作。非遗传承进校园覆盖55所学校。